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这里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聚居地,有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用莲花作村花要让清正廉洁的家风代代相传
《八婺好家风》系列报道12
2016年06月17日 05:17:0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陆欣 葛跃进

  浙江在线6月17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陆欣 葛跃进 通讯员 章一平 )在金华市区西南边、东距婺城新区8公里的地方,是蒋堂镇的开化村。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虎将常遇春攻克陈友谅时,曾在开化村留下过诗篇《过开化市》:策蹇龙游道,西风妒战袍。红飞秋树血,缘长旱池毛。比屋豪华饮,平原杀气高。越山青入眼,回首发频搔。

  据说这个村子距今已有800多年,时光荏苒这个村子经历着时代的变迁,也正经历着岁月赋予它的洗礼。村里的周姓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

  据《开化周氏宗谱》记载,开化村系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聚居地。

  在宗谱的第二页,钱江晚报记者看到了宋朝皇家宗室赵汝愚所题的“濂溪后裔相国名世”八个大字。众所周知,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先生。

  周敦颐酷爱莲花,他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盛夏花季,他常漫步池畔赏花,口诵《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族人为了纪念周敦颐,在开化村里修建了一座爱莲堂。爱莲堂位于水阁塘以南,气势宏伟,据传是为了纪念《爱莲说》而建的。因历经风雨,现仅留部分遗存。

  事实上,开化村是周敦颐的后裔是有证可考的。

  据记载,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宋高宗南渡长江,河南、山东一带的周姓,大批随宋高宗定居浙江。

  翻阅1936年重修的《开化周氏族谱》也可清楚地看到,周敦颐一家最早住在世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他的其中一支后人跟随宋高宗南渡到杭州定居。血脉相传,周氏后人们后来又迁去过诸暨、松阳、婺州等地。直到千四公那一代,才迁居至开化。孝敬、崇文、尚廉都是村里代代相传的好品质

  对于87岁的老支书周樟荣来说,《开化周氏宗谱》是他最宝贝的东西。闲来无事时,他就会从专门的小木格子里拿出宗谱来翻阅。

  “里面曾写到过这么一段,说我们的族人中有那么一位,因为特别孝敬父母而得到了皇帝的接见。”  周樟荣说,村里老人们说,这个人外出干一会儿活,就要回家看看父母,对父母特别关心。

  直到现在,尊老、孝敬的好传统一直在村中保持着。自1983年起,村里每月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补贴,从以前每月5元到如今每月80元。村中还举行过敬老礼仪活动,村两委向老人鞠躬敬礼,为老人分发长寿面等节日礼品。

  敬老、崇尚读书,这些好家风也能从宗谱中记载的小事中看出来。

  “族谱中写,每逢冬至和正月初一,宗祠会给村民发馒头。”  周樟荣说,根据规定,这些馒头丁男有,女子没。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可以加一对,当兵出征的人可以加一对。但若是读书人,不管男女都可以加一对。

  而周敦颐爱的莲花,更是成了村里的金名片。

  婺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蒋堂镇文化站站长程明芝对开化村未来建设有一个设想:重新整修爱莲堂,在旁边池塘里栽种莲花,让莲花成为村花,并将开化村打造成一个廉政文化的教育基地。程明芝说,莲花在开化村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要让莲花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本报通讯员 章一平 见习记者 陆欣/文 葛跃进/摄

标签: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蒋堂镇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6173081115358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