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走进金华雅畈镇手工蜡烛作坊:摇曳在烛光里的生意
2016年06月21日 05:30:0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时补法 何敏飞 陶玉其

    QQ图片20160621053306.png

   经过多道工序,蜡烛才算制作完成。

   浙江在线6月21日讯(通讯员 时补法 何敏飞 钱江晚报记者 陶玉其 文/摄)

  在金华雅畈镇的雅畈老街上,一家香烛店的老板正在整理一箱箱蜡烛,这些是刚刚前两天被人定走的。我们虽然生活在各种电器照明的时代,但在红白喜事和各种民俗活动中,始终会有蜡烛的身影。


  香烛店老板说,以前镇上有好几家蜡烛作坊,现在只有一家还在做。顺着他的指引,在雅畈镇中心小学附近的一处小山坡上,记者走进这家蜡烛作坊。


  空气中飘来一股淡淡的蜡香。作坊内,设备很简单,一个有三口大锅的灶台,里面分别装着不同类别的石蜡,一只不锈钢桶,外加像张大圆桌的工作台。按用途不同,这里的出品分红烛、矿烛、工艺蜡烛和用来照明的洋蜡烛。


  作坊的主人方秀嫣,正将一支支的蜡烛烛芯插到一圆形铁架上。在这间小作坊内,她已经工作了十多年。


  “现在还不是忙的时候。”方秀嫣说,一般到农历8月,才开始了一年的生产旺季。由于下半年的农历节日比较多,蜡烛的需求量很大,高峰的时候她会请五六个工人一起加班加点。尽管如此,她眼下也有一天四五百斤蜡烛的生产任务。“手工蜡烛越来越少,周边县市的人会找上门来下订单。”


  方秀嫣说,蜡烛看似简单,但手工制作很耗时,从插蜡烛烛芯到做成红烛成品总共有四五道工序,一支蜡烛制作完需要花一天的时间。


  她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边做边说:烛芯先放到融化的腊桶里浸蜡再晾干再浸,反复20多次才能做出蜡烛的形状,再经过裹蜡、烫头、上红,这样才算制作完成。


  按照用途的不同,蜡烛的用料配方和形状都不相同。方秀嫣举了几个例子,结婚的喜烛得做成无烟的,过年龙灯蜡烛要小且耐点,还有传统的小四两、大四两、半斤头、一斤头,制作起来都有讲究。这里出产的最大的蜡烛,有大腿粗细、半人多高。


  记者听方秀嫣说,这里曾是一家校办工厂,1985年学校停办后,她老公接手了这家厂。说起转型,她还没有太多想法。“也想过制作工艺蜡烛,比如有香味型的,有炫彩型的,也有驱虫型的,后来觉得传统的东西还是不要丢弃,毕竟是自己坚守了半辈子的生意,只要有需求还会坚持下去。”她说。




标签: 蜡烛;老手艺;保护 责任编辑: 李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