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3日讯(钱江晚报见习记者 钱关键)6月20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发布了“十大中国科学之星”,33岁的东阳籍科学家陆朝阳教授在列。
《自然》杂志称他是“中国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国际量子物理学权威、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安东·蔡林格的评价则是——“鬼才”。
■为什么是陆朝阳
他和同事
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
《自然》杂志在介绍陆朝阳时说:现在,陆朝阳是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量子信息技术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陆朝阳重点研究的领域,是“量子纠缠”。它被认为是“最令人费解的量子力学预测”。
根据理论,发生量子纠缠的一对粒子,即使远隔天涯,对其中一个进行操作,就会对另一个也产生影响。在未来世界里,人类或许能通过量子纠缠来实现“瞬间移动”。
因其违背物理学基本定律,爱因斯坦都不相信,将它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陆朝阳师从潘建伟院士,在硕士期间,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上首次实验了对六光子纠缠(注:光子也是一种量子)的操纵。此后,在潘建伟领导下,又超越了这一纪录,打破了国际学术界18年以来只能传输基本粒子单一自由度的局限。这个工作,是历史上中国本土完成的科学成果,首次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年度突破榜首。
总之,不明觉厉。
■他的成长经历
出生普通农家
28岁成为中科大教授
陆朝阳出生于东阳市画水镇陆秀村巉头自然村。他的父亲是一位普通农民,平时种点小菜,做点注塑机销售的小生意。
“从小,在学习上我也照顾不到他什么。”
陆爸爸说,儿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1997年考入东阳中学,2000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
2003年的秋天,一次大学的老乡聚会上,陆朝阳遇到了授业恩师潘建伟教授,受到他的感召,原本要保送中科大微电子专业研究生的陆朝阳,修改志愿研究起了量子物理。
2008年,受英国政府奖学金和剑桥海外基金资助,陆朝阳进入剑桥大学深造。博士答辩一结束,随即回到潘建伟团队。28岁时,成为中科大最年轻的教授。
陆爸爸说,儿子平时非常忙,有时他打电话也没人接,老俩口平时大多打电话给儿媳,询问朝阳的近况。
前不久,陆朝阳和媳妇开车回过一趟老家。不过,两人因为忙于工作,只在家里待了一个多小时。
“都没来得及在家吃顿饭。我知道朝阳喜欢家乡菜,临走时,我就带他们到田里,摘了一个自己种的南瓜,让他们带上。”
除了陆朝阳,陆家还有一个小儿子刚刚从浙大研究生毕业,学的是电子信息方面的专业,目前在杭州工作。
■专访陆朝阳
从小梦想当科学家
最爱家乡的土菜
昨天,陆朝阳一直在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实验室忙碌。直到晚上10点多,才有空接受钱江晚报记者的采访。
他说,自己当初博士毕业选择回国,是因为感受到了国家对这个领域的重视,“我希望把量子信息技术做大做强,为国家所用。”
钱江晚报:小时候你的梦想是什么?
陆朝阳: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都是当科学家,我也有过这样的梦想。但我不记得当时在作文里是否写过这个梦想了。
钱江晚报:从小到大,你一直是学霸吧?
陆朝阳:小时候,我们还没有学霸这个词。我从小成绩还可以。中学时,一般是全校前5名;大学里,基本是可以拿到奖学金。
钱江晚报:工作之余爱好是什么?
陆朝阳:我一般是上午9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回家,周末也经常加班。工作之余,我喜欢打打乒乒球、网球,大约每周运动两次。
钱江晚报:除了工作、运动,还喜欢做些什么?
陆朝阳:东阳老家山清水秀,我很喜欢家乡的土菜,平时也会抽空回家看看父母。农家有很多乐趣,比如到山上挖挖笋,村里还有熟悉的小溪、小池塘,我非常爱我的家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