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1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沈超 本报通讯员 赵菲 文/摄)一首金华山版《南山南》,在海外学子的文化沙龙上唱红了,连金华市副市长也给他们点了赞。
记者找到了词作者——浙师大行知学院商学分院的一群学生。他们说,要让金华山文化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传承、发扬。
“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这几天,浙师大老师罗公波正在武义俞源带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令他没想到的是,实践队员花两个晚上构思、编写的金华山版《南山南》,在网络上收获了不错的点击量,还得到海外学子的一致好评。
6月22日,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39名学子抵达武义县俞源村,开启了走进俞源的21天“金华故事”体验之旅。
活动接近尾声,这批海外学子又有了意外收获:浙师大学子的社会实践走进俞源,带来了一首朗朗上口的“金华山之歌”——
你在婺城的故郡里 如花笑靥
我在金华的新都里 唏嘘流年
如果青春之际来得及
我要追忆你的峥嵘
地灵人杰 做不完一场梦
……
这熟悉的旋律,是歌手马頔之前火遍大江南北的《南山南》,填词人则是浙师大行知商学分院“萌迹”-“36.5”爱心公益支教实践队。
7月7日晚上7点,海外学子照例走进俞源太极星象村六峰堂,参加每日一期的文化沙龙。当一首《金华山之歌》在古朴的祠堂唱响,一种对于音乐的共同爱好,让实践队员和海外学子对金华山文化产生共鸣。
海外学子一边打着节拍一边哼唱起来——同龄人的对话此刻显得无比和谐。
浙师大的这支爱心实践队,从7月4日起分赴武义下杨村、杨店村、马府下村三个村子,为106名6~13岁的孩子送去志愿服务的同时,还想着用传统文化和现代歌曲的形式,传播金华山文化。
罗公波说,为了让海外学子更好地理解金华山文化,实践队员还特意写了双语解说词,在一些难懂的歌词部分用英文注解。
在六峰堂的节目结束后,实践队员在门外偶遇了前来考察的金华市副市长孙荣燕。孙荣燕听了队员们的歌点了个大大的赞,并提议“打开手机灯光,效果会更好。”
罗公波透露,7月22日在实践队支教结束当天有一场汇报演出,届时武义孩子们合唱《金华山之歌》会是节目之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