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兰溪用科技手段助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云端农业,护水有道
2016年11月03日 06:09:2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通讯员 冯亦柔 记者 陆遥

  浙江在线兰溪11月3日讯(通讯员 冯亦柔 浙江日报记者 陆遥)11月2日早晨,兰溪市植物保护检疫站的冯剑一上班就打开电脑,查看虫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在其中一个监测点数据下,他随机点开一张图片,图片中的虫害数量一清二楚。白背飞虱、褐飞虱、三化螟……根据系统对这些虫害的大数据分析,植保人员对施药种类和数量了然于心。

  “以前,在兰溪的水稻种植区,病虫害监测只有一个固定点,还得每天派人采集数据,有了虫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就很方便了。”冯剑说,虫害分析研究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是防治水环境污染的“利器”。

  用这样一个虫害监测系统,如何实现水环境治理?兰溪农林部门以水稻为试验对象,在全市水稻的主要种植区安装了5个虫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终端。每5分钟,终端会自动采集上传图像,再由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给植物保护人员提供更实时、更精准的用药建议。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击中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靶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兰溪农林部门勤做化肥和农药施用“加减法”,全年不合理施用化肥减量360吨,化学农药减量22.5吨,全面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0万亩,农药减量技术应用面积23万亩。其中,“云上”农业居功至伟。

  在兰溪费龙口、将军岩等交接断面,新设置的5处视频监控终端承担着“护水卫士”的职责,帮助治水人员及时掌控重点流域的水体状况。“别说是漂浮的死猪等污染物,就是水面上的一只浮标,也能看得很清楚。”在该市农林局,工作人员边演示边介绍说,这一监控系统可以用35倍的光学变焦,扫视周边几公里范围水域,为治水工作按上了“云端的眼”。


标签: 农业;水环境;化肥;农药;科技手段;兰溪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