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连啃硬骨头 控新常态化 拆改用结合
金东“无违建”创建打出漂亮“组合拳”
2016年11月08日 10:31:46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楼盼 报道组 周建福 傅燕辉

  浙江在线11月8日讯 昨天,记者来到金东区岭下镇釜章村,这里处处是景色,就连村庄的角落也别具匠心:由原石垒成的小花坛里,争奇斗艳;废弃的坛坛罐罐变身盆景,绿意盎然;古朴的大水缸里漂着水草,上面还架着精致的小水车……“半年前,我们村环境比较糟,违法建筑成灾。”村委会主任章杨告诉记者,今年该村拆违50多处,面积近万平方米,“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拆后土地利用的成果。”

  釜章村的变化,是金东区创建“基本无违建区”的缩影。今年以来,金东区471个村(社),已有380个通过区级“无违建村”创建验收,完成率达80.6%,其中合格村升级为示范村95个,占20%,“无违建区”创建走在全市前列,其中农民建房联审联批挂牌施工制、新增违建防控问责防控办法等创新举措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啃硬骨头

  拆违向纵深推进

  “我家门前的钢棚昨天拆掉了,你家呢?”“既然村里统一拆除,我不能搞特殊,门前的围墙马上拆。”连日来,多湖街道潭头村街头巷尾喧闹不已,村民们不时看看哪里的违建在拆除,讨论谁家违建没有拆。从9月底至今,潭头村共拆除房前屋后乱搭乱建80余户面积3000余平方米,从“违建扎堆村”逐步向“无违建”示范村变身。

  早几年前,潭头村可是出了名的“难缠”。多轮拆违下来,该村愣是“纹丝不动”。事实上,我市“三改一拆”开展多年,剩下的基本都是“硬骨头”,潭头村就是其中之一。怎么破?做通思想工作很关键。潭头村的拆违,就是经历了村两委发动、村民代表发动、党员带头拆、群众自发拆等过程,最终顺利完成。

  金东区啃下的硬骨头绝不止一个潭头村。3月18日,金东集中拆除多湖街道大华山背14家企业2万余平方米违法建筑;5月14日,金东开展“整治环境,靓化金华”万人集中行动,对“两路两侧”违建、乱堆乱放进行集中拆除清理;9月初,傅村镇对大路沈村、山头下村周边连片违建厂房进行重点攻坚,拆除违建4.7万平方米。

  “我们紧紧抓牢拆违这个‘牛鼻子’,以拆促改,以拆促创,以拆促管。”金东区“三改一拆”办主任金益卫说,他们对全区存量违建进行了再次全面排查,按照“逐步消耗、稳步推进、全面整治”原则,结合土地违法“亮剑行动”挂图作战,明确时间节点、工作任务,实行销号管理。认真开展党员干部违建集中整治、信访举报“回头看”行动,聚焦背街小巷乱搭乱建、农村“一户多宅”和主要道路两侧违章搭建等重点难点问题,持续保持拆违高压态势。同时,充分发挥“微政务”平台作用,实行日报送、周例会、月通报制度,加强工作指导监督,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严查严管

  控新向常态发展

  前些天,江东镇芦村村民卢某接到整改通知书后,自觉地拆除自家新房超出审批范围部分。“本以为悄悄多圈一点地不会被发现,没想到巡查队员对照竖立门前施工牌上的数据一量就知道了。”卢某对超面积建房追悔莫及。

  “人口3人,原住房3处,处置情况(已拆除),现建房占地面积91平方米、建筑面积226平方米,建筑层数2层、高度7米,原拆原建……”江东镇每处在建房屋前都有一块公示牌,明确标注农户批基建房情况等信息,如户主存在少批多建、未批先建情况,巡查队员和村民可随时发现、处置,为新增违建设下了一道“防火墙”。

  “区级有‘两网化’信息管理平台,由乡镇国土人员对疑似新增违建实时监控上报;镇级建立‘网格化’机制,巡查范围覆盖至各自然村。”金益卫说,双“网”机制相结合,以挂牌施工为抓手,为金东控新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5月,金东区出台《违法建筑防控工作问责办法(试行)》;6月,金东区对第一批排摸的59宗疑似新增违法建筑进行交办;7月,金东区纪委、整治办、区委督查室开展联合督查,对个别处置不力的镇乡(街道)分管领导进行约谈,责令在限期内办结交办任务。经过一个多月督办整治,第一批疑似新增违建交办任务顺利完成,全区新增违建势头被遏制,控新成效显著。

  绿化美化

  拆后利用显成效

  在金丽温高速公路岭下朱出口处有一处景观公园,里面芳草萋萋、假山怪石、泉水叮咚,茶余饭后总有一些村民在羊肠小道上闲庭信步,让人误以为这是政府为迎接过往旅客而打造的“面子工程”。

  记者向村民打听,方知这公园并非政府有意为之。原来,该处原本是一片荒废土地,占地7亩,乱搭乱建和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岭下镇对此进行了集中整治,拆除违建、清理垃圾,并通过招租的形式与景观园林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该企业投入500万元打造景观,将其作为一处园林建设展示样本,如今这里成为拆后利用的一道亮丽景观。

  拆改结合、拆用并举是金东区“三改一拆”的重要手段,也是创建“基本无违建区”的考核内容之一。该区采取“五结合”的做法紧抓拆后土地利用工作,即对重点区域违建拆后重新规划利用提升效益、对农村土地违建拆后重新批基建房、对城镇及企业低效用地再开发进行综合利用、对耕保地块拆后进行复耕、对一般违建地块拆后进行复绿。今年以来,该区拆后利用74.86万平方米,利用率达83.29%。

  据介绍,“无违建”按区域分为区、镇、村三个层次,分别由省、市、区三级检查验收。创建标准为“无违建先进”“基本无违建”“无违建”三个等级,且三个等级必须逐级创建,连续3年达到“无违建先进”标准,才能创建“基本无违建”。“我区已经连续两年被评为‘无违建先进’,今年再达标,就符合创建‘基本无违建’的条件。”金益卫说,除了加大控新、拆违、拆后土地利用的力度外,金东区还做好“四个一”文章,即一本台账、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套机制,让“基本无违建区”创建经得起看、经得起问、经得起听、经得起走、经得起查。

 

标签: 金东;违建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