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7日讯 近日,一场名为“柔生产,云智造 服装产业一体化服务平台2.0上线发布会”在中国乌镇互联网产业园举行。发布会现场,发言人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服装采购商在平台输入需求,立刻就有3家与之匹配的生产企业推送出来;生产厂家输入需求,平台同样会推送3家原料企业;服装产业从消费需求入手,溯追上游,3天打样,7天出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这个为采购商与生产商、生产商与原料商牵线搭桥的平台就是“找货吗”,它可以即时找出“门当户对”的双方,在短时间内为双方达成需求,完成“柔生产,云智造”。
开发该平台的浙江青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家典型的创业型公司,总经理陈柏臻的父母经营纺织服装公司,耳濡目染之间,他发现了行业内潜藏的痛点。自2011年公司成立以来,公司便一直沿着寻找痛点、解决痛点的道路前行。
转产业链为产业网
产能得以无限补充
随着电商的兴起,桐乡众多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纷纷触网,但往往经验不够,陈柏臻瞄准了这个商机,青韧科技应运而生,主营淘宝培训、网店运营等。但一段时间过后,陈柏臻发现了问题:“企业与电商之间单纯的对接意义不大,企业依旧像以往一样长周期、单一性、大批量地生产服装,而此时的消费需求已经转向短周期、个性化、小批量了,如果不改变生产模式,对传统企业的转型帮助不大。”
要改就要从生产模式上改,去年“找货吗”1.0版本正式上线。从1.0版到2.0版,“找货吗”一直在帮助企业改变生产模式。
“找货吗”整合了近千家成衣工厂,通过大数据分析,陈柏臻发现,行业内存在着严重的产能不均衡现象。现在的纺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企业能做的工艺,小企业也能做,但是小企业往往受限于产能,一家年产50万件成衣的企业,如何接下100万件的单子?经过分析,陈柏臻找到了问题所在。
“其实,企业的产能受限于上游、配套或者分包,只要哪一环出了点小问题,整个速度就降了下来。”陈柏臻说。为此,“找货吗”依据企业和采购商的特点,为它们贴上标签,采购商只要输入需要的款式、面料、价格等,平台就会自动推送3家匹配的企业,采购商可直接与企业联系;企业也可以输入要求,与之对应的原料供应商、分包企业也会弹出来,企业即可安排生产。
“现在人工成本上升很快,盲目扩大产能不合适,通过‘找货吗’平台,把单一的产业链变成了多向的产业网,可以无限补充产能。”陈柏臻说。同样的,通过这个平台,过剩的产能也接到了单子,得到了有效利用。
封闭式样衣间
向设计抄袭说NO
桐乡纺织业历史悠久,从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非常完善,但是再往上游,涉及研发与设计时,短板就显露了出来。为此,“找货吗”2.0版开始为工厂与设计师牵线搭桥。
“桐乡的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研发与设计能力较弱,但现在的消费者,品位越来越高,换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设计跟不上将严重制约企业发展。”陈柏臻说。为此,“找货吗”为企业引来设计师,一家企业可以对接多个设计师,拥有不同风格的服装线,一个设计师也可以为多家企业设计,两者实现共赢。
但随之而来的是知识产权问题。设计只要一上网,很容易被抄袭。“技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共享,唯独设计,是要严格保护起来的。”陈柏臻的态度很坚决。这样的坚决是有原因的。陈柏臻根据长期的观察发现,桐乡有好产品,但是好产品大多只在线下卖,受众面小,究其原因,其实是“不敢上网”。
为此,“找货吗”2.0版推出了封闭式样衣间。企业可以建立多个样衣间,限时为指定客户开放,无法复制与截图;企业也可以建立一个公开的样衣间,存放往年的款式,让客户对该企业的服装形成大致印象,合适的话再进一步开放新款样衣间。“通过这样的方式,采购商可以方便地找到企业,企业的设计也不会因为触网而被抄袭。”陈柏臻说。
聚焦企业资金隐忧
搭建银企信任之桥
从“找货吗”2.0版起,从设计到销售,“找货吗”完成了全产业链的整合。截至目前,“找货吗”平台已吸引成衣企业近千家,采购商3万多家。
接下去,“找货吗”计划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链问题。在现有的模式下,采购商下订单时会支付定金,但只依靠定金无法完成生产,企业需要向银行贷款,而有的企业本身就有贷款在身,厂房、机器已抵押给银行,无法进一步贷款,并且银行对企业也存在不信任,担心企业未能将贷款用在生产上,“找货吗”试图在银企之间搭建信任之桥。
陈柏臻介绍,未来,只要是入驻“找货吗”平台的企业,就可以获得10万元的银行授信,这笔钱只能通过该平台用于支付设计、采购等费用,保障了银行贷款专款专用,避免三角债;并且速度也会比银行贷款快很多,平均一两天即可到账,信用好的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授信。
目前,该项目正在与农商银行、浙商银行等对接中,预计两个月内可以上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