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说不清道不明的乡愁让他回村参选
曾志华:用山间的石头竹子 和村民建设起一个世外桃源
2016年07月01日 10:45:00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诸芸

  浙江龙泉西陲有座披云山,紧邻福建。山很高,山中云雾缭绕,远看去如同披着一层白沙帐。

  披云山脚下,青山绿水间,藏着一个溪头村,两条清澈的河流像两条玉带,拥抱着整个村庄,山里传来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初夏,白天走在村子里,溪水潺潺,鱼儿簇拥着畅游,大白鸭在水中觅食。夜晚,村里河道边萤火虫随处可见,星星点点,如繁星一样密集。有人形容,那静谧又美好的画面,如同“初恋”的感觉。偶尔能听到狗吠几声,打破小山村的宁静。

  从前这个小山村仅凭一座1.3米宽的小木桥,连接外面的世界。20多年前,曾志华和年轻村民一样,走过这座小木桥,走出小山村求学。

  当年的曾志华应该不会料到,他会再回到村子,并且当两届村主任、一届村支书,和村民们一起经营出一个如同世外桃源的溪头村。 

  破败古村曾经的辉煌

  溪头村的美,并非单纯的山水之美。这个小山村,在龙泉青瓷历史中占了重要的地位。

  这里曾是龙泉青瓷文化在清末民国时期唯一无断代传承的地方,也是近现代龙泉青瓷的发源地。

  1945年,溪头村生产的100件青瓷作品曾被作为民国政府国礼,送给二战期间各盟国;1950年,斯大林70寿诞,青瓷精品“云鹤盘”作为贺礼被送往苏联……

  溪头村所在的宝溪乡,孕育了张、陈、李、龚四大青瓷世家,其中有中国近现代青瓷泰斗李怀德。溪头村里走出了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被誉为当代官窑的张绍斌;4位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先明、张晞、李成汉、周华。

  依山而建,形同“龙”的古龙窑,溪头村现存13座,千百年来它们静卧在这片青山绿水间,向世界输送了数不清的精美青瓷。

  时间来到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陶瓷类全球唯一。

  同一年,当时已经在龙泉市区开青瓷厂的曾志华决定回村选举,“当时一腔热血,觉得只要给我几年时间,肯定让溪头村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说不清道不明的乡愁让曾志华有了这种想法,不过他很快发现,乡愁是感性的,但要追回乡愁,需要理性做事。

  溪头村还是那个溪头村,只是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不断有年轻人从村子里走出去在城市里扎根,而村头的小木桥已经破败不堪,有些屋舍开始荒废、坍塌……

  水和鱼

  40多公里的河道,串起了包括溪头村在内的6个自然村。溪头村的复兴,也从治水开始。

  当选村支书不久,曾志华有一次巡河,在上游村看到村民们把垃圾全部倒在河边——那会他们没有自来水,饮用水全依靠这条河。

  “生活在下游的村民怎么办?”曾志华联合了6个村子的村干部,村干部们倒是心很齐,一起出面动员村里人,想出了一个蛮妙的治水小机制:下游村子监督管理上游村。

  村子老人说,要让水活起来,得养鱼。这个容易办,买来鱼苗、大石块放进河道,河水冲过大石头,会出现一个小水塘,小溪鱼就当家了。

  经常有人抓鱼,又有人想出了法子:让最爱抓鱼的人买鱼苗放养。再发现抓鱼的,重罚!之后几年,陆续有人偷鱼被抓,被罚款6000元、4500元、1000元不等,但不罚现金,都折算成鱼苗放养。日子久了,大伙儿看着河水一天天清起来,也就再没有人抓鱼了。如今,整个溪头村所有的餐馆干脆舍去了“溪鱼”这道菜。村里上至90多岁老人,下至黄毛小儿,溪头村的溪鱼不能抓不能吃。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甚至传遍了龙泉市。

  现在的溪头村,有溪水的地方就能看到鱼儿嬉戏。红色白色是鲤鱼,但更多的是被当地人叫作“吸嗒”的小溪鱼,只有水质足够好的地方,它们才会出现。白天太阳好的日子里,光脚踩进溪水,这些小鱼就会游到你的脚边,轻轻碰你的脚丫子——这里的溪鱼,早已不怕人。

  最当地最传统的 也是最世界的

  水清是第一步,接下来是村子里的路要修,破败的房子要改。

  曾志华首先面对的是资金问题。但他没想到,这次和当初坚持治水一样,村民们的心很齐,“进村的人都感叹村子水清鱼美,村民们听着也自豪,愈发积极了。”

  村里有八棵树龄超百年的老树,曾志华和村民商量着,要把他们保护起来,建一个“八棵树公园”。

  可当时村里资金只有4万多,剩下的就全靠村民们了——有400多人捐了款,男人们搬砖运沙,女人们自发出动,把每一块铺路修公园的石块擦得干干净净。没有资金去招投标招工程队,就让村里石匠教大伙儿铺路,木匠研究哪种工法最适合公园设计,了解哪些木头耐腐蚀性好……

  八棵树公园建起来了,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都带着村民们的感情。这样的公园,村民们哪里舍得弄脏或是破坏。

  在每一条路、每一间房的修建过程中,曾志华和村民们摸索出了溪头村建设的原则。比如就地取材,山里最不缺的是竹子石头,那么村庄的建设材料就以木料、石块和竹子为主,这样也能缓解一开始资金不足的窘境。又比如坚持本土性,村子里的绿化不用名贵的树种,就用当地山里的花花草草……

  后来溪头村吸引了很多国际建筑大师前来。有个建筑大师告诉曾志华:最当地最传统的,也是最世界的。

  村头还是小木桥

  里面的世界和以前不同了

  溪头村一天天改变,外出打工的村民们陆续回来了,甚至有外村人来这儿开起了农家乐、打起了工,2016年的溪头村有278户人家,994个村民,但村子里的常住人口达到了1800人。

  酒香不惧巷子深,深藏在深山之中溪头村,也渐渐走向世界。

  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面进来的人见过溪头村,便再难忘记。

  2013年,溪头村的美引起了亚洲建筑协会的注意,随后,11位国际顶级建筑大师来到了这个小山村,在夏夜遍布萤火虫的河道边,用竹子搭建起了一个“社区”,至今已经有16栋主建筑单体呈现,其中隈研吾大师(日本)设计建造的主建筑已经被用作当代青瓷博物馆。

  2015年,曾志华有个定居加拿大的朋友,听说村民们修建家园的故事,捐了5万元给村子。曾志华用这笔钱,重新修筑了一座小木桥,还是在村头,还是1.3米宽。这座木桥和以前一样,串联起了溪头村和外面的世界,但似乎又和以前不同了……

  曾志华的梦想

  曾志华和村民们从来没有停下脚步。从2009年回村到现在,曾志华到过安徽、景德镇、遂昌、杭州等地的不少村落。就在前不久,他刚带着村里人,租了一辆破旧的面包车,3天时间跑遍了浙江周边的几个特色村落,回来就和村里的工匠们交流,取长补短。

  曾志华说,一天接待几千人甚至上万游客,并非村子发展的最终目的,接下来要做的事还很多。

  第一步,基础建设要跟上,原生态的山村,并不意味着基础设施就要脏乱差,村子要干净,村里的公厕也要干净。

  第二步,坚持村子的文化培养,让村子包括村民在内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只有自信了,才能用最乡土的材料打造出有美感的村子,大道至简,它会让人内心舒服宁静。

  第三步,让世界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比如龙窑、柴烧、陶艺等在这里碰撞再发展。让外面进来的人不仅看青山绿水花香,还愿意体验消费村子的青瓷文化。

  现在,曾志华和村民们已不再提“翻天覆地”,他们希望溪头村能够慢慢成长、复兴,成为一个真正有生命、有内涵的乡村,“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还不够,那就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标签: 乡愁;成长;丽水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