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从卖产品到输出标准 208项国标标注“宁波创造”高度
2016年06月17日 10:20:00 来源: 宁波日报 金晶 易鹤

  浙江在线6月17日讯 参与制定国标,分量几何?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见解。“在我看来,这意味着企业与行业都站到了新的市场竞争制高点。”A股上市公司宁波弘讯科技副总经理郑琴昨日告诉记者,公司正在牵头制定塑料机械计算机控制系统国家标准。这是继参与制定国内首个《塑机计算机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参与起草《塑机计算机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多项行标、国标后,该公司参与制定的又一个新标准。

  “主导行标、国标的制定一方面体现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完善行业的国内技术标准,带动提升本行业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以此催化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郑琴说,每一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都是一次行业洗牌的过程,也让掌握技术制高点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多回报。目前,弘讯科技生产的塑机控制系统占国内市场的比重已超过45%。

  得标准者得市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宁波企业越来越舍得在引进人才、创新上投入,一大批甬企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引领者。更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甬企把技术优势转化成标准优势,赢得竞争新优势和发展话语权。在起重机、紧固件、锰矿石、纺织品、电熨斗、文具、吸油烟机等众多领域,甬企参与制定的标准越来越多。来自市质监局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宁波企事业单位主持、参与制定修订国际、国家标准已达到208项,其中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198项。仅去年一年,就有17项国家标准由宁波企业或科研院所主导制定,同比增长超50%。今年前5个月,又有5家企事业单位完成主持制定修订国家标准,涉及汽配、体育用品、文具等领域。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我国标准国际化进程。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标准创新推进工程”,在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出口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示范企业中,选择培育了逾300家技术标准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力争使之成为标准创新的主力军。 “企业参与制定标准,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将技术以标准的形式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掌握市场游戏规则,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声誉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建立起市场准入体系,有效规避进入国际市场所面临的技术风险。”市质监局局长郑德兵说。


标签: 制造业;产品标准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