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教室成闷罐家长忙送冰 装不装空调又成热议话题
2016年06月25日 19:34:00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庄承婷 吴贤平

  ▲李惠利小学503班,学生们在摆放着冰块的教室里上课。记者 刘波 摄  

  浙江在线6月25日讯 这几日,甬城突然开启“烧烤”模式,室外火炉、室内蒸笼。等反应过来,家长、学校都忙着往教室里送冰块,帮助孩子们度过本学期最具“烤验”的几天。

  当天气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要不要在教室里装空调,又一次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

  高温来袭 第一次经历“抢”冰

  三伏天未到,天气却瞬间热得慌。我市不少学校位于顶楼的教室简直成了最高“档”的蒸笼。七八台吊扇“呼呼”地吹,扑面而来的却是“黏糊糊”的风。

  “儿子无意中提到,在教室做作业时,黄豆大的汗水掉在本子上,竟然把本子打湿了。”鄞州姜山中学704班家长蔡女士说,这有多热呀。班主任李其老师告诉记者,到了周三孩子们就像“蔫茄子”似的,注意力很容易涣散。

  李其老师说,自己在家长群里提到了冰块,没想到热心的家长们一下将送“冰”计划排到了下周三。昨天一大早,家长蔡女士、陈先生等先送了第一批。李老师说,尽管降温幅度不是特别大,但孩子们感觉很好,因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呀。

  江东李惠利小学则“主动出击”,由学校统一购冰,用塑料箱装了放到每个教室里。不过因为这几日冰块成了畅销品,学校几经曲折,到前天晚上10点多才从代理商那边订到“照顾”学校的冰块。昨天凌晨5点多,每块50公斤重的大冰块在学校现场分解,大致切割成长宽高约40厘米左右的小冰块。为了确保学生安全,学校还将教学楼东侧楼梯临时定为“运冰通道”,以减少运冰给孩子们造成的影响。

  据江北孔浦一家送冰点介绍,以前一天送2-3吨冰,这两天要送7-8吨,增长部分大多是学校。“天突然热得蹊跷,也就这两天。”送冰师傅说,排队买冰块的好日子真是没几天。

  用冰麻烦 人力时间耗不起

  记者了解到,酷热的天气让不少学校和家长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冰块,因为学校教室里没有空调,电扇只是加速空气流动。

  放冰块这种传统的降温方式确实不错,降温幅度虽然不大,但明显能让人感到凉意。不过,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看起来并非“长久之计”。

  按照李惠利小学的计算,40厘米见方的冰块,一上午就融化掉了。而切割、搬运以及放置这些冰块,却花了老师们以及送冰工作人员三个多钟头的时间,从凌晨5点半,一直忙碌到上午9点多。如果下午再补一次冰,恐怕又得耗时半天。

  “我们都是自发送冰,再说也就这么一两天时间。”镇海庄市中心小学501班家长何女士说,家长们热情很高,就觉得老师和孩子都特别辛苦。

  想要轻松降温,难免会提到空调。但据记者了解,义务教育段,我市大部分公办学校的教室里都没有安装空调。大型的中央空调主要是安装在多功能室、活动室等区域。与有年份的教学楼相比,新楼空调安装率依然不高,普通的学生教室还是很难见空调身影。

  装或不装 家长谈得很理性

  连日高温,学校教室冰块降温成了“刷屏”的热议现象。受其影响,该不该在教室里装空调,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

  空调在学校一直是个纠结的存在,装则被指享受、空气不流通,不装又难挡酷暑。有市民认为,现在极端天气比较多,孩子们所要承受的酷热,远超父母辈当年。如果酷热已到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地步,何不给教室装上空调,别拿“孩子健康当挡箭牌”。所以,他们呼吁家长“众筹”来安装,或建议政府部门“埋单”。

  不过,作为学生家长,接受采访的大部分还是希望不装。在采访过程中,有家长坦言,担心安装使用空调后,室内外温差太大,可能会引发集体感冒等问题。而传统教室大多使用的还是粉笔,长时间的内循环,对孩子身体健康不利。

  也有家长认为,安装空调后,如何使用也是个大挑战,需要确保保洁、消毒等多个环节。当然也有家长提倡“意志”、“考验”,作为当年连电扇都不舍得用的“过来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如此娇弱,适当出出汗也没什么不好。

  作为学校,想要统一在教室装上空调,困难也不小。从经费投入来看,学校教室、宿舍空调的安装使用,涉及设备采购与安装、电费等大额度的经费投入。据了解,目前各地的教育财政还不足以保证每所学校的每间教室、辅助用房和宿舍都安装空调,将来待资金条件成熟后,可能会逐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昨日,多所受访学校也提到了电力线路问题。老师们解释说,统一增装、使用大量空调,电容量增加,将超过原先设计的额定用电负荷,必须重新改造电力线路,这需要做好前期规划工作,也有一个较长的施工期。因此,短期内学校无法统一安装使用空调。

  所以,尽管市民对学校是否要统一安装、使用空调有着不同的意见,但教育界人士认为,在炎热或寒冷天气下,教室、宿舍使用空调能改善教学条件,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进行尝试,但在短期内,所有学校教室、宿舍都安装使用空调,不现实。

  相关新闻

  断货了!制冰厂一天卖出200吨冰条

  本报讯(记者 史娓超) 这几天高温持续,宁波冰块需求量骤升。制冰企业的生意迎来了“黄金期”。

  “冰块除了能给食物保鲜之外,还能防暑降温。所以现在不仅是菜市场、饭店,大型工厂都需要。今年高温来得早,很多学校还没放暑假,也有不少学校买来给学生降温。”宁波江东裕持制冰厂场长孙静君告诉记者。

  据了解,宁波冰块市场的旺季通常从5月份下旬开始,天气刚开始热,冰块生意就好起来了,最走俏的则是最热的7-9月三个月。

  孙静君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厂里加大产能,从原先的2500条增加到4000条,每条有50公斤左右,算起来一天有200吨。“不担心卖不出去就担心不够卖。很多人白天要不到货,我们只能晚上加班加点做出来再给他们。最近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了。”

  “电话从凌晨3点开始响起,一直到夜里9点才停,有时候半夜也会有紧急电话要冰块的。”他说,每天要接上百个业务电话,既有问价也有要求订货的,需求量大大多于供应量,一般只能保证老客户的用量,新客户常常供不上。

  昨天下午2点左右,记者在华严菜市场的南进口看到,只有几平方米大的冰块店面里十分忙碌。各种塑料袋、石棉袋扔了一地。门口依次叠着好几十袋碎冰,准备运往饭店、学校。

  邵老板说:“客户不时地上门买冰,订货电话也不停,拖货、运货,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几个搬运师傅脸上的汗水不停地流下来,衣服早已湿透。

  每天凌晨2点多,邵老板就要开始忙起来了。先去制冰厂进货,到菜市场开门时,就开始挨家挨户送冰,一直忙到中午。吃完中饭,就开始接着为饭店、学校的客户送冰。为了满足部分顾客需求,邵老板还把大块的冰条处理成碎冰,重新包装,25公斤一袋,这种碎冰的采购量最大。仅仅他这个小店面,一天下来就要卖出200公斤的冰。

标签: 高温;学生;家长;空调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