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中暑、溺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安全度夏你该注意点啥
2016年07月18日 14:57:24 来源: 宁海新闻网 记者 潘旭婷 通讯员 王晓燕

  浙江在线7月18日讯 高温炎热的天气才刚刚开了个头,各种因为高温而引发的疾病已接踵而至。近一个月,县120急救站接警576起,比上月同期增长10%,其中中暑、溺水、心脑血管疾病比例明显上升。

  预防中暑

  防护措施很重要

  前不久,宁海一位村民在田间作业时,突然感觉胃肠绞痛、浑身冒冷汗、头昏眼花、意识模糊,昏倒在地,于是路人赶紧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发现患者面色潮红、大汗淋漓,诊断为“中暑”,于是立即给予补液、降温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缓解。

  县120急救站副站长曹善盖介绍说,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中暑的患者会越来越多。他提醒广大市民,高温天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1点至下午4点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开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高温下工作时间不宜过久,每天尽量不要超过8小时;降低劳动强度,多喝水;出门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病人带离高热环境,移至阴凉处或空调房中,解开衣领、腰带、扇风散热,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并刺激人中、合谷穴。出现心脏骤停者要立即做心肺复苏,并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以便及时接受救治。

  溺水事故增多

  游泳要去正规场所

  天气炎热,外出游泳特别是到溪坑、水潭游泳、洗澡的市民增多,这也导致溺水事故多发。前不久,前童两名男子到水库游泳,不料发生溺亡事件。6月份以来溺水事故明显增多,据统计,近一个月共接到10起关于溺水的报警电话,可惜的是很多电话打来,患者已经溺亡,且大多以中青年为主。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要去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不要冒险在水库、溪坑游泳。特别是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要让孩子独自到危险区域游泳,同时要教会孩子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和逃生方法,减少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溺水事故,救助者首先应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并立刻清除其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溺水者呼吸道畅通。如果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桑拿天”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悠着点

  据县120急救站的统计显示,最近一个月,120共出诊急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6例,患者主要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分析原因,主要是高温湿热天气人容易缺水,一旦体内严重缺水,血凝度上升,就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高温天气出汗多,容易造成身体大量失水,若不注意补水,血液稠度增高,血液在血管内易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甚至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县第一医院心内科专家提醒说,特别是最近几场降雨过后,空气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人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等身体不适,尤其要警惕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该专家还建议有晨练习惯的老人应注意避暑,家中要每天坚持开窗通风和排湿。平时限制食盐量的老人,在夏季不妨适当增加盐水摄入量,年轻人在高温季节要注意早睡,因为经常熬夜也会增加猝死发生率。

标签: 中暑;溺水;心脑血管疾病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71854229291128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