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9日讯 家住鄞州区的程先生赤膊在海边玩了大半天,被严重晒伤,整整3天都没法穿衣服,只得请假在家休养。
昨天,记者从市区多家医院的皮肤科门诊了解到,入夏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晒伤的患者明显增多。不少患者晒伤后没有及时就医,反而自行处理,结果导致皮肤损伤加重,治疗起来麻烦许多。
赤膊游玩,男子晒出“浅二度烫伤”
“听医生说,水边的紫外线比平地要厉害许多,以后再也不敢大意了。”昨天,在李惠利东部医院皮肤科门诊,记者见到了前来复诊的程先生。
两周前,程先生与朋友相约,一起带上家人去舟山下海游玩。从早10点到傍晚,两家人晒日光浴,吹海风,玩沙子,捡贝壳,还几番下水,玩得不亦乐乎,程先生干脆把上衣也脱了,与大海来了个亲密接触。
其间,妻子几次拿出防晒霜要他涂抹,都被他拒绝了。看到朋友在妻子要求下乖乖涂抹防晒霜,程先生还笑话对方:“大男人,抹这些多娘炮啊。”
当晚,在回宁波的路上,程先生就为他的“豪迈”付出了代价。两家共六口人,只有他,上半身的皮肤从隐隐作痛到又红又痒又痛,细看还长了密密麻麻一片水泡,尤其是颈部、后背和两只胳膊,像被热水浇过一样。
当晚,程先生都没法入睡,皮肤一接触床单被子,就疼得他龇牙咧嘴。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早上,他便直奔医院。
接诊的是李惠利东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蔡宝祥。蔡医生告诉程先生,他是被晒出日光性皮炎了,从这么多水泡来看,已经达到了浅二度烫伤的程度,预计要对症治疗一周才能基本好转。
昨天,程先生来到门诊复诊,他的皮肤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蔡医生叮嘱他,以后再也不要这么任性了:“水边紫外线的强度是平地的两倍,除了头顶射下来的太阳光,还有水面反射的太阳光,没有防晒措施很容易被晒伤。”
晒伤后还不停敷面膜,女性容易“伤上加伤”
记者从市一院、二院、六院等多家医院的皮肤科门诊了解到,近期来看晒伤的市民络绎不绝,主要有三类人群。
一类是小孩。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必要太早接触护肤品,晒晒太阳还能促进钙的吸收,防晒霜里的化学成分对皮肤可没有什么好处。还有一些孩子本身不喜欢涂抹防晒霜,嫌粘腻嫌麻烦,家长也就听之任之了。现在放暑假,一些孩子顶着太阳,一玩就是两三小时,结果就被晒伤了。
一类就是像程先生这样的壮汉。他们大多没有防晒的习惯,出门不会打伞或穿防晒服,偶尔涂个防晒霜,也不会按要求补涂。但大夏天的太阳也不是吃素的,自认为“抗晒”的他们,反而由于自己的大意频频被晒伤。
最后一类是年轻女性。市六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吴忠孝说,年轻女性皮肤较薄,本身就容易被晒伤。时下一些女性日常还会经常性地磨砂去角质,用各种深层清洁的产品,结果令皮肤变得更薄,更不耐受阳光。
从门诊的实际情况来看,3类患者中,往往要数年轻女性的情况最麻烦。“有些女患者,晒伤后不来看医生,自己敷面膜,早上敷晚上敷,连敷好几天。结果,日光性皮炎没好,化妆品皮炎又冒出来了。”吴忠孝摇摇头说,“对于轻度晒伤,皮肤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对于中、重度晒伤,皮肤需要的是对症治疗,哪一种情况都不该患者自己敷面膜,哪怕是一些大牌的、主打晒后修复的面膜,对于已经晒伤的皮肤来说,也会造成新的刺激。”
打伞、穿长袖衣服,不能代替防晒霜
“打伞穿长袖衣服,难道不够吗?”在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张小姐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她说,自己皮肤比较敏感,很少用化妆品,入夏后也经常是通过打伞和穿长袖衣服来防晒,不愿意涂抹防晒霜。不料,前天下午外出几小时后,就被晒伤了。
对此,一名皮肤科专家表示,涂抹防晒霜是目前最好的防晒方法,遮阳伞可以作为防晒霜的补充,但不能取代防晒霜。因为,人们身边的绝大多数物体,都会或多或少反射太阳光,打伞只能遮挡直射的太阳光,并不能阻挡经地面、车体、水体、建筑物反射的太阳光,尤其是现在城市里安装玻璃幕墙的建筑物那么多,人经过停留时,这些反射的太阳光加起来的威力不比太阳直射弱。
衣物的防晒效果则取决于面料。能够在夏天户外穿着的长袖衣物大多质地轻薄,有些甚至只是一层网纱或蕾丝,防晒效果差强人意。
吴忠孝则建议,人们应该养成四季防晒的习惯,尤其是夏天。皮肤敏感的人,可以选择物理防晒霜,或是针对儿童和婴幼儿研发的防晒霜,这些防晒霜质地更温和,不易引发过敏。
大家要根据天气和地带选择SPF值和PA值合适的防晒霜。比如,宁波多是平原地带,晴天要涂SPF>30、PA(+++)的防晒霜,阴天也要涂SPF>15、PA(++)的防晒霜。此外,化学防晒霜要在出门前半小时涂抹,之后每两三个小时补涂一次。
人们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也和酒量一样,可以“锻炼”。“在临床上,有一种光硬化治疗,适用于一些反复发作的光线性皮肤病病人,即通过人为操控的、循序渐进的紫外线照射,来增加病人的光耐受性。”吴忠孝说,普通人群想让自己更经晒,可以在早晨六七点钟时到户外,晒20分钟或半小时。一段时间后,人体对日光的耐受性可能会有所加强。但是,日晒后容易发生色素沉着的人,最好还是避免这样的“锻炼”。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