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提高市民社保待遇 宁波人社未来5年的大事都在这了
2016年11月10日 11:00:17 来源: 宁波日报

  760万张社保卡将让市民生活更为便捷。(周琼 任社摄)

  浙江在线11月10日讯 天大地大,老百姓的事儿最大。社保待遇,想要更好更稳定;找工作,期盼岗位更多更充分;招聘人才,渴求更快更便利。昨日,记者在刚刚发布的《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里,看到了这样一幅面向全市人民群众的美好民生蓝图。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份规划是在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关键时期出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民生规划。

  规划亮点有哪些?本网为您细细解读!

  就业:五年新增就业75万人

  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75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宁波,给了我驰骋梦想的天地。”尽管还是宁波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90后小伙魏睿已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并带着一群“小伙伴”一起追梦;在我市就业创业政策的扶持下,失业职工郭慧娟从内衣行业开始创业,成为珍妮芬内衣加盟店的老板;余长林则借助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加盟了一家餐饮企业,还带动5人就业。这样的场景,在未来5年间,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记者了解到,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实行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工程:开展创业型县(市)区创建活动,深化宁波创业联盟建设,探索建立众创公益基金,打造创业生态圈,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增创业实体50万家,创业带动就业150万人。

  作为就业创业群体中最为活跃的一群人,针对大学生的创业行动,我市也将重招频出: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将着力推行,我市将创新举办“中国(宁波)大学生创业大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平台(载体)建设,夯实毕业生就业实践平台,力争到“十三五”末,创业大学生突破1.3万人。

  农村,不只是乡愁牵系的地方,还将是就业创业的广阔蓝海。“十三五”期间,农村电商创业培育工程将大力开展,到2020年,全市将培训电子商务人才2万人,扶持农村电商创业1万人,带动就业4万人,建立1家市级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园,力争各县(市)区在孵化园、服务平台等多方面均有所建树。

  说一千道一万,对于就业数据的了解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推行就业失业统计监测提升工程,完善就业失业调查监测制度,夯实就业失业信息数据库,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办法。

  社保:本地户籍居民“人人有社保”

  到2020年,本地居民社保实现“人员全覆盖”,基本实现社保卡“人手一卡”;各项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金保持合理稳定增长,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巩固。

  每个月退休金按时到账,看病时赶紧先掏社保卡,社保一直以来都被称为“民生之依”。“十三五”期间,我市的人力社保部门将继续撑大“社保”这把遮挡风雨的“伞”。记者了解到,接下去的几年间,我市将着力提高第三产业、新型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率,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同时,在这五年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将被纳入养老保险参保范围。

  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发生意外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几起重大伤亡事件,就能拖垮一个施工企业,这样的情况,今后将会越来越少见。在规划中,记者注意到,“十三五”期间,我市将通过推行按项目参保等方式,将此前游离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之外的住建、交通、城管、水利建设等行业建设施工项目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使他们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据了解,通过各项举措的推行,到“十三五”末,预计全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50万人、700万人、270万人、310万人和280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760万。

  一个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保体系,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根据国家部署,结合宁波实际,进一步完善社保制度:平稳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险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完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延迟退休政策。适时调整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康复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探索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等,并研究制定全民医保地方法规,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同时,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将在此期间探索施行,这一制度的推行,将能极大改变一些失能、半失能人员及其家人目前的生活状态。为了让大家的“救命钱”能用到刀刃上,我市社保管理部门还将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促进和基础性作用,深化医保付费制度改革,建立药品和服务支付标准形成机制,逐步推广住院按病种付费和门诊按总量控制付费办法,并探索建立医保谈判机制,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的调控和监督作用。

  同时,社保卡作为“智慧社保”的主要接入载体,其应用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拓展,760万市民,将通过社保卡实现全市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一卡通”。

  人才:新增技能劳动者50万人

  让人才结构更加优化,基本建成对标国际水准、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区域人才高地。到2020年,全市新增专业技术人才30万人,其中海外人才1万人;新增技能劳动者5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0万人。

  评职称,看的只是论文、学历,这让不少深耕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感到“说不出的郁闷”。接下去的几年间,专业技术人员有望迎来更完善的评价体系。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做到人才评价与使用相统一,分类科学、公平规范、监管有力。针对专技人才,我市将推行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工程和“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

  留学人才也是我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关注的人群,将设立扶持留学人员来甬创业创新专项资金,促进留学回国人员与国内就业创业政策的衔接;打造海外引才品牌活动,鼓励更多留学人员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建设。

  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十三五”期间,我市也是利好连连:将设立高技能人才专项资金,用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技工院校发展,高技能人才引进、培训评价、表彰奖励以及标准题库的开发修订。同时,针对我市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将出台从引进到培养的一系列政策。

  对于人才的评价、鼓励和流动,在“十三五”期间,我市也进行了多项创新规划:将制定贯通高技能与专技人才的职业发展实施办法,出台以收入、税收和社保等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化评价措施。实施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政策,完善科研人员在事业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人员离岗创业政策。

  记者注意到,围绕城市发展国际化战略,我市将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未来五年间,我市将争取实现外国专家来华签证改革试点,实现工作许可、签证和居留有机衔接。此后几年间,宁波企事业单位将有机会在“家门口”招聘到国外高端智力人才。

  劳动关系:唱响稳定、和谐主基调

  企业用工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普遍推行,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预警防控机制和三级联动处理机制更加健全,劳动仲裁和监察能力得到加强,全市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加强劳动纠纷调处和监测执法,深化劳动监察“网络化、网格化”管理,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分类监管,从源头上减少劳动纠纷。同时,针对企业工资的分配制度,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并通过各种方式,保障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

标签: 社保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