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成全国首个“全港创卫示范城市”北仑港区、镇海港区、栎社国际机场被授牌为国际卫生港口机场
2016年11月12日 18:50:56 来源: 宁波晚报

  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记者 王婧 劳育聪 通讯员 周哲 邵涛 梁建国 文/摄)北仑港区、镇海港区、栎社国际机场被授予“国际卫生港口/机场”称号。

  港口是宁波最大、最具竞争优势的资源。11月10日,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暨创建国际卫生港论坛在宁波召开,世界卫生组织考核官员签署了创卫口岸评估报告,宁波北仑港区、镇海港区、栎社国际机场被正式授牌为“国际卫生港口/机场”,宁波市被正式授牌成为全国首个“全港创卫示范城市”。

  这样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对于“以港兴市”的宁波来说意义非凡。这代表着宁波加快了“世界大港”向“国际强港”、“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性转变。与此同时,这也构筑了口岸安全卫生的牢固屏障,营造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切实提升宁波港口的软实力,为全面建设国际健康港口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夯实基础。

  初期:“全港创卫”成国际化助推器

  国际卫生港,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国际通航港口安全及卫生控制能力的一种国际认证,也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最新国家战略。自2011年7月,大榭港区顺利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验收考核,正式成为全国第五个、浙江省第一个国际卫生港口之后,“全港创卫”的战役便接踵而至。

  2012年12月,宁波首次提出了“全港创卫”的目标,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进展顺利,第一阶段于2014年7月圆满结束,穿山、梅山港区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当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也亲临宁波出席大会,并对宁波的全港创卫作出“非凡”的评价,这无疑为宁波做了一次完美的城市宣传。

  今年5月31日到6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宁波全港创卫第二阶段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和栎社国际机场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考核验收。专家组听取了宁波市政府全港创卫第二阶段工作汇报,参观了宁波全港创卫展厅,检查了创卫台账资料,并赶赴栎社国际机场、镇海港区和北仑港区三个创卫现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港区固液废弃物处理、食品饮用水卫生保障、医学媒介生物监控、船舶卫生检疫查验及SSC证书签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检查评估。

  在最后的反馈会上,专家组充分肯定三个口岸扎实有效的创卫工作,对宁波全港创卫的模式予以高度评价,并一致认为,三个口岸已经达到《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口岸核心能力要求,这也标志着宁波全港创卫第二阶段顺利通过了国内考核。

  冲刺:宁波全港创卫进入全面考核验收

  在多年的前期努力之后,全港创卫工作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冲刺。11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在国家质检总局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认真听取宁波市政府关于宁波全港创卫工作的情况汇报,这标志着宁波全港创卫进入全面考核验收阶段。

  专家组检查的形式多样,包括听取汇报、参观展厅、查阅台账,还有实地检查镇海口岸、北仑口岸、栎社国际机场和宁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检查内容涉及医学排查隔离室、码头供水、污水处理、病媒生物防控、食堂、固体废弃物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医院口岸传染病隔离留验点、宁波海港口岸应急指挥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最终对宁波口岸创卫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11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技术专家组对宁波北仑港区国际卫生港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测评。考核期间,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北仑港区创建国际卫生港口的工作汇报,观看了创卫工作宣传片,并实地考察了北仑港区创建国际卫生港口的各项具体工作,严格按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世卫组织相关标准,通过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和现场测评等形式,对北仑港区的检疫查验、媒介生物控制、食品饮用水安全卫生、废弃物处置、突发事件应对、医疗急救等硬件设施和相关能力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考核。同时,还重点对船舶卫生检疫查验及SSC证书签发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11月9日,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宁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全港创卫实地测评。在机场,专家组对宁波空港创卫展厅、媒介标本室、应急物资厅、机场新建配餐楼、二次供水站、水质实验室、旅检通道、候机楼隔离留验用房等创卫工作点进行检查测评;在保健中心,专家组对国际旅行健康咨询、预防接种及病原生物实验室检测等创卫工作点进行检查测评。最终,宁波全港创卫获得了圆满成功。

  红利:全港创卫加快宁波国际化进程

  那么,全港创卫会带来哪些影响?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准备各阶段的工作过程中,宁波已经获得了诸多红利。

  首先,全港创卫提高了口岸核心能力,让国门更安全更绿色。近四年来,宁波口岸传染病疫情检出率连续数年保持10%以上增长、口岸集装箱问题检出率年均增长超过30%。宁波口岸各港区共完成清理、平整或硬化地面30多万平方米,绿化10000多平方米,清除鼠、蚊等医学媒介生物滋生场所近5000个,铺设防虫、防鼠设施4000余套,清理移运垃圾近800吨,新建防尘隔离网2000多米,降低空气中粉尘含量80%,港区卫生环境整体面貌显著改善。另外,正是因为全港创卫工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认可,世界卫生组织(口岸)合作中心宁波分中心和国际旅行健康合作中心宁波分中心两个重量级项目先后入驻宁波。

  与此同时,全港创卫工作推动了宁波港口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推动了国际贸易活动。2011年3月成功创卫以来,大榭港区“借力”浙江省首个国际卫生港的金字招牌招商引资,取得良好效果,2014年实际利用外资11122万美元,比2011年增长近一倍。财政收入连续5年突破百亿元大关,港区货物吞吐量从7001万吨增加到855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也从187.7万标箱增长到275万标箱;穿山、梅山港区的出入境船舶和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同比增幅超过10%;空港口岸今年上半年出入境航班和旅客分别为4656架次和57.1万人次,同比增幅分别达10.3%和13.9%。“国际卫生船队”等新举措的推行,对国际贸易和航运巨头吸引力也进一步加大,马士基、地中海等国际航运巨头均踊跃参与,宁波舟山港的吸引力更加凸显。

  相关链接

  宁波全港创卫大事记

  2011年7月,大榭港区创建国际卫生港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验收考核,正式成为全国第五个、浙江省第一个国际卫生港口。

  2012年12月28日,宁波创建国际卫生港动员大会在宁波新芝宾馆召开,宁波全港创卫工作正式启动。

  2014年6月16日至17日。宁波全港创卫第一阶段(穿山、梅山港区)顺利通过国内专家实地测评。

  2014年7月2日至3日,宁波全港创卫第一阶段(穿山、梅山港区)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实地测评。

  2014年7月5日,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在宁波局视察指导期间,称赞宁波局推动宁波全港创卫“抓得规范、搞得扎实、干得漂亮”,赢得了世卫组织专家“值得在国家层面推广、值得在世界范围分享”的评价,为祖国争了光、为质检争了光。

  2014年7月5日至6日,加强《国际卫生条例(2005)》指定入境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宁波召开,世界卫生组织为宁波穿山、梅山港区国际卫生港授牌。

  2014年11月18日,宁波市创建国际卫生港第一阶段总结暨第二阶段动员会在市行政中心召开,宁波全港创卫第二阶段正式启动。

  20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对宁波全港创卫第二阶段工作进行国内考核,对三个口岸的创卫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宁波创卫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6年11月7日至9日,全港创卫第二阶段北仑港区、镇海港区、栎社国际机场接受并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实地测评,宁波全港创卫圆满成功。

标签: 港区;卫生;国际;港口;镇海 责任编辑: 程永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