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多一点
(薛群基)
薛群基,1942年11月出生,山东省沂南县人,特种润滑材料专家。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特种润滑材料和摩擦化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参加和领导研制成功了多种航天和航空工业所需的特种润滑材料;主持建设了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导并参加研制了在海洋环境中应用的新型功能和防护材料;研制成功了数十种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稀土润滑材料及节能润滑材料;所研制的材料与技术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国家级奖励3次及省部级奖励10余次。2002年获何梁何利奖,2009年获中国化学会中石化化学贡献奖,2010年获中国机械 工程学会科技贡献奖,中国摩擦学会最高成就奖,2011年获世界摩擦学金奖。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4本,授权专利30余件。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都有为)
都有为,1936年11月生于杭州,中国科学院院士,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0年任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3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8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长期从事磁学和磁性材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展了磁性、磁输运性质与材料组成、微结构关系的研究。研究了锰钙钛矿化合物的大磁熵变效应以及锰钙钛矿化合物小颗粒体系中的隧道型磁电阻效应;研究了磁性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与表面效应,以及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磁光效应、反常霍尔效应与微结构的依赖性等。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闻雪友)
闻雪友,1940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慈溪。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工学会燃气轮机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O三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研究员。
我国舰船燃气轮机的著名专家,四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研制工作的第一线,见证经历了我国舰船燃气轮机发展的全过程,其担任主任设计师的我国第一台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舰用化改装的大马力舰用燃气轮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担任主任设计师的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成为我国第一台具有第二代性能的舰用燃气轮机。重视科技成果应用,其研究的燃气轮机回注蒸汽新技术,在试验室刚取得成功后,就在国内燃气轮机电站首次应用获得成功,达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龚晓南)
龚晓南,1944年10月出生于浙江金华,土木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8年进入国防科委8601工程处工作,担任基建办公室工程组组长;1978年考上浙江大学研究生;1984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 教;1986年获得洪堡奖学金,在德国Karlsruhe大学土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88年回国后担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副系主任;1990年创办《地基处理》刊物;1994年担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系主任;2014年被聘为华东交通大学岩土工程院士工作站领衔院士。
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主要研究地基处理技术及复合地基理论、基坑工程、岩土工程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软粘土力学、以及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及纠倾。他创建了广义复合地基理论,促进形成复合地基工程应用体系。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剑平)
陈剑平,1963年4月出生,宁波人,植物病理学专家。198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1995年获英国邓迪大学植物病毒学博士学位。现任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欧盟、国家高新技术研究计划(863)、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计划(973)和国家转基因 生物育种重大专项等60多个研究项目,在植物病毒种类鉴定、病毒与禾谷多黏菌介体关系、病毒致病和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脱毒植物组织培养苗种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发表论文360多篇(其中SCI收录170余篇),主编专著6部、参编4部;授权发明专利52件,软著4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部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项。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陈学东)
陈学东,1964年8月出生于安徽铜陵。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与运行维护工程科技专家。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党的十九大代表。
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1993年2月至199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化工工程机械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获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11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长期从事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突破极端条件下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与维护关键难题,为我国重大承压设备自主设计制造和压力容器万台设备年事故率逐年下降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发表论文 60余篇。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房建成)
房建成,1965年9月出生,山东省临沂人,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英空间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方理事长。1983年获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历任宇航学院副院长、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和院长等职务。
长期从事航天器姿态控制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和惯性导航技术研究工作。 提出了基于新型混合磁轴承的高精度、低功耗磁悬浮惯性动量轮和控制力矩陀螺的设计方法,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台五自由度主动控制磁悬浮惯性动量轮和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提出了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的快速精确对准新方法及其组合测量系统的滤波新方法,提高了机载捷联惯性位置姿态测量系统的精度。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裕国)
郑裕国,1961年11月出生,象山人。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浙江工学院(现浙江工业大学),后留校工作并取得浙江 工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
长期从事医药和农药化学品生物制造工程技术创新,建立了以生物技术为核心,融合有机合成、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的生物有机合成技术新体系。发明了最大假糖类农药井冈霉素高端品种及其衍生物生物合成新技术,实现了井冈霉素的绿色化和高值化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和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