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江北:建设区域高质量融合的城市功能枢纽
2020年06月02日 05:15:0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段琼蕾 张落雁 郭传太

ab49a903c27d80fe7e9b32e390a40fd5_0.jpg

  前洋E商小镇(图片由江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在线6月2日讯(记者 段琼蕾 张落雁 郭传太)五月的宁波江北,草长莺飞、万物争荣。

  从破厂房、旧仓库化身文创、科创新高地,短短一年时间,宁波文创港以“平地起新楼”之势,奏响城市协奏曲。仅用了两个月,今年才投用的宁波文创港客厅便实现了整体招商率逾90%的成果,入驻企业不少来自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城市。

  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理顺体制机制后,深耕长三角区域客源城市,主推慈孝文化、千年古城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增加了演艺、集市等互动活动,去年“十一”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门票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今年“五一”,酒店民宿入住率超七成。

  如今,长三角区域的异地就医实现了医保“一卡通”,江北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已有7家,去年共有异地参保人员约24500人次就医;同时,江北区已建成5个由沪杭专家领头的名医工作室,群众不出宁波就能找长三角的知名专家问诊。

  在长三角一体化快速推进的这一年,江北区提出,要以国际化视野凝心聚力建设“宁波融入长三角的城市功能枢纽”,努力打造“长三角都市产业创新活力区”“沪杭甬文化合作交融示范区”和“环沪国际化营商环境联建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江北区重点在推动产业科创协同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一体融合、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方面持续发力。

  做优做强平台  发力新兴产业

  产业合作是江北融入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的触角与核心,江北正通过持续做优做强平台,发力新兴产业,探索合作模式和机制,强化产业协作和内引外联,争取形成具有产业前瞻,与区域要素流动、产业分工紧密互动的产业合作部署,激活江北高质量发展新潜力。

  甬江科创大走廊是宁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重大平台。作为甬江科创大走廊的桥头堡,宁波文创港核心区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水平开发建设、高标准招商引才,仅用一年,文创港客厅建成投用,院士团队领衔的《文创港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完成批前公示。

79d7c4d37f4ba6c7324cf8a664ab8521_0.jpg

宁波文创港

  在宁波文创港客厅的入驻企业名单中,有不少知名企业,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如字节跳动、滴滴出行和甬商回归企业南方设计院、颐高等,他们看中的不仅是宁波有国内一流的消费力,还有宁波市、江北区两级政府在营商环境、投资环境、基础设施上的营造,企业可“拎包即住”。

  总部在杭州的颐高带着“亿脉通”板块来了。多年来,亿脉通孵化了一批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涵盖了网络文学、游戏、动漫、音乐、影视、VR等行业,这其中涌现了不少“准独角兽”企业。

  高新园区膜幻动力小镇成为全市首个省级高端制造业特色小镇;宁波市工业物联网特色产业园柯力启动园入选全国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依托这些产业功能平台,去年江北区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29亿元,增长16%;工业物联网产业实现产值106.4亿元,同比增长14.4%,光电膜产业实现产值17.6亿元,同比增长13.2%。

  其中,长阳科技、柯力传感、中车时代当选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50家成长型企业;爱柯迪入选省级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名单,“柯力计量云”成功打造省级行业云应用示范平台,捷创技术“中小企业多租户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这些成绩让江北区在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中有了突出优势。

  同时,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前洋经济开发区亩均进出口、亩均外资分别列全省77个开发区的第4位和第6位;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限上商品销售额突破900亿元,金属、生鲜、塑化和棉纺服装为四大百亿产业集群。

  江北还通过“借智”推进区域科创协同发展,落户江北的科研院所有了新动作: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启动建设,中科院计算所宁波创新中心发布了全国首个软件智能安全系统,北斗导航浙江数据中心的首条高精度终端装备制造生产线正式投产。由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院士牵头研发,该生产线可组装在线水质监测仪等设备,设备已在上海市宝山区试用。

  立足特色优势  推进文旅交流

  宁波,因海得名,倚海而立,由海而兴。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满载丝绸、茶叶、瓷器的船只从宁波三江口出发,驶往世界各地,开启闻名于世的“海上丝绸之路”。去年11月,宁波旅游主题形象和宣传口号出炉:海丝古港、微笑宁波,顺着运河来看海。

  “这两年,感觉宁波的文化旅游做得越来越有特色,快成上海人休闲度假的后花园了。”这是来体验“海丝游”精品线路的上海人周洁的原话,每年她都会来宁波旅游,在这条线路上,光是老外滩、慈城、保国寺3个江北的景点她就去了好几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今年以来,慈城古城人气渐旺,文旅产业快速复苏。古县城累计与700多家旅行社及驴妈妈、同程、途牛等电商签约合作,初步形成了传统文化展示、影视拍摄制作、非遗传承发扬等多种文旅产业业态。江北还将对接对标我省的“千年古城”复兴计划,投入18.8亿元,全面推进41个重点项目建设,争取把慈城建设成为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

  老外滩目前则以创建国家级步行街区为契机,引进来自杭州的顾家集团打造国际时尚街项目,中意国际名品免税店、国际著名设计师工作室、米其林星级餐厅、汽车高端俱乐部等业态将在这里呈现,让来这里的游客能领略老外滩的“国际范”。

  这两年,为了深度融入长三角,将更多的客源吸引到宁波,江北与上海的旅游互动除了游客互送之外,还加大一体化“拓市”的力度。去年以来,宁波、上海携手,相继走进海口、北京和天津,举办文化旅游推介会,江北的景点也借此打响了外地知名度。

300345bc94ad86419ad0fd6347af5747_0.jpg

宁波老外滩

  围绕“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母港、国家音乐产业集聚区、中国新乡村音乐发源地”的目标,宁波音乐港已打造了“交响乐”“合唱”“舞台剧”“流行乐”“新乡村音乐”等“特色名片”。目前,宁波音乐港集聚了62家不同形态的音乐文化企业,注册资金超2.5亿元。建设3年来,宁波音乐港抓住运河文化、海丝文化和乡村文化,唱响了“海丝国际音乐节”的对外交流平台,推动了“中国新乡村音乐”的乡村振兴赋能计划实施。

  共建公共服务  开启共享时代

  重上蓝天自由飞翔的尺神经损伤飞行员、正常张开手指的脑瘫后遗症女孩、重燃希望自信行走的小儿麻痹症少年……过去两年多,这些疑难病患者不出江北,就在区内的宁波市第九医院请名医看诊、手术、康复,得到了高质量医疗服务,恢复了高水平健康生活。这得益于江北区多年来持续引进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城市优质医疗人才和专业技术,通过“名医工作室”形式落户到宁波九院。

  早在2017年10月,江北就开始创新性地探索并实践“名医工作室”模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足踝外科马昕和手外科徐雷,作为最早的一批名医进驻江北,每月定期在宁波九院开展坐诊、手术、宣教,以精细的医疗方式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仅帮助患者重获健康,还指导江北医生提升水平,将优质医疗技术播撒在江北。

  此后,江北卫生健康系统进一步加强了与长三角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机构的密切合作。上海的复旦华山医院脊柱外科、杭州的浙大一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浙大二院甲状腺外科等长三角顶尖学科都先后在宁波市第九医院设立了名医工作室,上海九院骨科、上海十院产科和上海曙光医院肛肠外科的专家,也以多种形式在宁波九院为江北患者提供服务,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应”。现在,不断有江北及宁波各县市区患者慕名而来,“到九院看上海名医”已经在江北口口相传。

  除了医疗领域外,江北和上海等长三角城市还在教育、文体等方面紧密合作:

  早在2016年,位于江北的宁波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开学,这所学校由该区教育局引入“上海世外”品牌,与上海均瑶集团合办,同时托管该区公办学校宁波市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2019年宁波福山正达外国语学校开始招生,学校是江北区教育局和上海福山教育集团合作举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今年9月,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姚江书院公办学校即将投入使用,该校由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委托管理,由宁波世外开展集团化办学管理。

  江北区除了在医疗教育等关键性服务领域借力区域资源加速品质提升外,还在政务环境优化、投资环境优化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办事一本通》改革,达到“把事情讲清楚,让企业看明白”,让江北区拿下了“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组队前来参观学习的政府部门多达65批次,主要来自长三角的三省一市。

  合作办校共享教育资源  给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江北区与上海市开展教育合作,大力提高两地教育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提供了可借鉴、可学习的发展思路和经验。一位上海来的校长对此很有感触。2016年,位于江北的宁波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横空出世,这所学校由江北区教育局引入“上海世外”品牌,与上海均瑶集团合办。

  学校负责人曹子瑜,曾任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书记,也曾在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工作,曾荣获上海市优秀双语教师、上海市“星星火炬奖”等荣誉;现在是宁波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宁波市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的校长。

  宁波世外的开学仪式,别具一格:领导“靠边坐”,学生坐中央,保洁阿姨、保安叔叔、食堂大厨穿着制服被学校请上舞台接受聘书。曹子瑜解释:我们需要向孩子们传递一个信号:“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

  宁波世外延续了上海世外“有教养”“敢担当”的办学思路、方式方法和英语特色。同时,又打造新强势基础课程,如整合沪甬两地数学教材,创立新的教学体系;创建了数学游戏、STEM、世界之窗等特色课程。STEM课跨了四门学科,主要培养学生探究、分析、理解、总结的能力。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每年我们遴选学校骨干教师到上海进行深度学习,同时邀请上海教育界专家不定期前来‘传经送宝’。”曹子瑜感到,沪甬两地可共享优质课程、课外资源与优秀师资,无疑给江北教育行业未来发展打了一剂“强心剂”。

标签: 责任编辑: 王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nbnews/202006/W020200602436240813151.jpg

​江北:建设区域高质量融合的城市功能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