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记者 周国勇)“镇级河长,首先一个作用就是一周一次巡河,做到‘三到’:眼到,就是看,河面有没有垃圾;耳到,就是听,群众对治水有何意见建议;口到,就是劝说,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止。第二个作用,就是督促村级河长落实责任,协调解决面上的问题。”昨天,身为瓜渚湖直江安昌段河长的柯桥区安昌镇镇长徐锐这样向媒体介绍自己的镇级河长生涯。
昨天,我市召开“当好河长”新闻发布会,向市内外媒体介绍我市“河长制”工作相关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共设各级河长5120名,连每一条村级沟渠溇塘都管起来。
协调治理,“河长制”的核心
水乡治水不缺乏创新举措,建立“河长制”便是其一。据了解,我市在3年来的“五水共治”工作中,坚持把落实好“河长制”作为推进长效治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长效监管、严格考核”的要求,在全市建立了覆盖每条河道的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共设河长5120名,同时建立一系列工作机制,确保“河长制”落到实处。
如规定巡河频率,要求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两次以上,镇级河长每周一次,县级河长每半月一次,市级河长每月不少于一次;进行标准化公示,对每一位河长管理的河道都竖立河长公示牌,上面不仅公示河道名称、长度等信息,还标注河长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实施精准化治理,镇级以上河道全部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按照水质功能要求,通过截污、清淤、整治等综合措施,突出源头治理。
“河道保洁、非法排污监管等,都有明确的管理部门,为什么还要设置河长?这里就有一个协调的问题,这也是‘河长制’的核心作用。”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水城办常务副主任张校军说,治水过程中,往往一个问题会涉及多个部门,所以就需要督促协调,这不是某个部门按照职责就能做好的。“我市5000多名河长中,绝大多数都是各级政府或部门的领导干部,采用领导干部包干负责的形式,更有利于推进河道的协调治理。”
包干对象,由一条河到一个流域
治水3年来,我市“河长制”建设逐步深化。
今年8月1日起,我市正式启用“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全市5000多名各级河长实现了电子化巡河。
该系统通过“河长APP”手机客户端等手段,把全市各级河长管理信息及日常巡查活动纳入信息平台,实现河长巡河的轨迹、内容的电子化管理。“现在我们巡河开始时,在手机上点开‘河长APP’页面上的‘开始巡河’,在结束时再点击‘结束巡河’,就相当于完成了一条巡河记录。发现问题也只要上传图片或者语音就行,简便多了。”昨天,正在巡河的西小路河河长、北海街道西小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诸妙茵告诉记者。
更大的变化,则在于市级河长包干对象的调整。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 今年我市按照“以身作则、综合治理和保持相对稳定”原则,创新市级河长设置,将原来的一位市领导任一条河道市级河长,调整为一位市领导任一个片区或一个流域的市级河长。根据河道水质现状,按照治理难易程度排定市级河道,市主要领导和党委常委领衔担任治理管护难度最大河道的市级河长;市人大、市政府领导,依次担任其他河道的市级河长;市政协领导担任全市“两路两侧”可视范围及主要景区周边河道的市级河长。
“之所以这样调整,一是因为经过前两年治理,很多市级河道水质已明显好转;二是因为绍兴河道很多都是互相连通的,区域化、流域化配置更加合理。更重要的,由市主要领导担任治理任务最重片区的河长,更加能体现领导带头作用,进一步促进全市治水力度加码。”市水城办专职副主任杨骅说。
民间河长,带动全民护水
全市各级河长“用脚步丈量河道”,激发了广大群众管河护水的热情,一股“全民总动员、干群齐参与”的全民治水热潮正涌动在水乡的每个角落。据了解,除了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各司其职外,我市各地还涌现出一批“民间河长”,如“党员河长”、“企业河长”、“乡贤河长”、“村嫂河长”……他们活跃在各自的行业、领域,为全市“五水共治”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像“企业河长”,全市企业累计为治水捐款超过3.4亿元。新昌县小将镇商会34家企业共捐赠护河资金77.5万元,认养河道80多公里,目前这种“企业认养河道”的创新举措,已在全市得到推广。在嵊州市,2000多支村嫂护水队经常开展义务巡河,劝阻不文明行为。
水环境的改变,“无声胜有声”地诠释了“河长制”工作的显著成效。截至今年9月,全市70个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与2013年时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增加20个,Ⅴ类、劣Ⅴ类断面减少12个;满足功能要求断面比例上升27.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2.9个百分点。曹娥江、浦阳江全线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河长制’工作,通过强化水质考核、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督查考核等,促进全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张校军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