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认养的杨梅树,采用的是国内先进的“杨梅罗幔避雨栽培技术”。
6月19日,黄岩北坪家庭农场内,小陆在给被认养的杨梅树挂上认养卡。
浙江在线6月23日讯 果树认养,水稻认养,鸡鸭认养……近年来,类似的事情常常听说。近日,黄岩一果农决定把自家的部分杨梅树拿出来认养。在微信上一吆喝,四天时间,50棵杨梅树就有了本年度的新主人。涉农产品认养这一新模式,对于农民和市民来说,各有什么好处?生活在城市里的你,会尝试这种形式的认养吗?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认养果树的游客,成了农场回头客
6月19日,夏雨濛濛,记者来到群山环抱的黄岩西部山区平田乡里龙村。占地400多亩的黄岩北坪家庭农场就坐落于此。
山上,一大片杨梅林郁郁葱葱,一棵棵杨梅树,枝繁叶茂,树上挂满了尚未成熟的果实。眼下,山下的杨梅都开始采摘,而在海拔400多米高的里龙村,东魁杨梅成熟期要比山下晚7至10天。
这片杨梅林,主要由陆于增和妻子张四妹在打理。每年到这个时候,夫妻俩都会忙碌无比。7月初,他们家的东魁杨梅就要正式开摘,大批经销商将前来收购,采摘、搬运、挑选、称重,夫妻俩可有得忙了。
“我们的老家在院桥镇西合村,到里龙村山上种杨梅已有7个年头。我今年69岁,18岁开始培养杨梅苗,实际种杨梅时间已有50年。除了卖杨梅苗,我们还种了杨梅树3000多株。我们农场的杨梅基地是平田乡‘万米杨梅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场在乡政府支持下,全身心投入,努力把东魁杨梅发展成为平田乡的一张‘名片’和农家的聚宝盆。”陆于增说。
正在杨梅树下挂认养卡的女士,是陆于增的女儿小陆。她平常在黄岩南城的自家企业里忙,每到杨梅成熟季,就会被父母叫到山上帮助摘果子。虽然这些年自驾游越来越多,杨梅销路拓宽,但对果农来说,产量一窝蜂上来,价格提不上,赚头并不大。多年的城市生活与网络运营经验,让小陆琢磨起这件事儿来。
今年上半年,小陆出外旅游,途中看到一些树木被人认养,她突然想,能不能尝试让父母农场里的杨梅树也被认养。
“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杨梅,你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属于你,带上家人和朋友一起来享受新鲜的空气和绿色的美味。其余的,农场主已为你准备好……”记者看到,这是小陆发布在微信里的一番话。小陆还将果树昵称设为“清风罗帏”东魁杨梅,因为在杨梅采收前40-50天,她父母就给每棵杨梅树搭架,然后用防虫网将整棵树覆盖。这样做不仅可以阻隔绝大多数害虫对杨梅果实的危害,还可以停止使用农药喷洒,确保杨梅果实的食用安全。住进“蚊帐”的杨梅树,结出的果实无虫害、无农药残留、个头大色泽饱满,卖价比普通种植的同档杨梅要高,在市场上还供不应求。
“在平田山上,有了一棵属于自己的杨梅树,今年它都属于我,7月初的采摘期眼看就要到了。680元一株,保底35斤。”当天中午,来自路桥的曹女士,开车来到平田山上看自己认领的果树。她掏出随身带的认养牌,只见与挂在其中一株树上的一样。然后她马上将自己与果树的合影,发到了朋友圈,并写了上面这段话,引来众好友点赞。与曹女士一样,从6月11日至6月14日,在首批认领中,有50位来自全市各地的客人,通过微信分别认领了自己的果树。
转变营销方式,走出一条增收路
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向往回归自然,体验另一种绿色生活。如今,去农村采摘蔬果,享受农家美味,都已不算新鲜。“走,去不远的农庄看看我的果树!”到农村“认养”土鸡、果树和水稻等农作物的一种新模式,正悄然兴起。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对于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来说,“认养”不仅圆了田园梦,还能尝到从田头到餐桌的新鲜;对农场主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收益方式。不管是“租地种菜”,还是“认树摘果”,实际上这些都是一种提前销售的方式。为应对农产品“卖难”问题,在水果还没有成熟时,我市一些农民就在微信上吆喝果树“认养”,希望通过营销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增收之路。
推出“杨梅树认养”活动,三门县亭旁镇的韩瑛做得更早。2014年6月,70后种植户韩瑛就在微信上推出“认领杨梅树”信息。每株杨梅树认养价100元,保底10公斤,这一活动已连续搞了三年。今年,她的果树已被人认领了60多株。“事先只要交4.8元定金就可以了,操作很方便”。
2004年,韩瑛觉得种植业挺有发展前景,就与亲友合伙承包了一块荒山,并种上1400多棵杨梅树。其中,有30多亩350多枺杨梅是她的。
在平日里,韩瑛常听朋友说,要是有棵自己的果树就好了,既能吃又能摘着玩。这样的话听多了,她就萌生了一个想法——给产量稳定的200棵杨梅树找“主人”。之后她试着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消息:“认领东魁杨梅树,一棵树100元,自己来采摘,这一年的果实都归你!”让她没想到的是,在2014年,前来认领杨梅树的人很多,总共有100多株被人认养。
“雇人来摘杨梅,一个工人摘半天杨梅,最多能摘近100斤,人工费需要付160元,有时候我还找不到采摘工人。另外,分拣、运输和打包等都要花钱。剔除杂七杂八的费用,平均一棵杨梅树,我能赚到手的也就100多元钱。与其像过去那样劳心劳力,不如搞一个这样的认养活动,还能赚更多的人气。但我认为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一些认养人不来采摘,就会导致双方经济损失。”6月22日,韩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而更早推出认领活动的,在我市还有存在。黄岩是世界宽皮柑橘的始祖地,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当地源远流长的柑橘文化,5000亩的中国柑橘博物馆就专门辟出40亩认养区域,鼓励青年认养。在认养的橘园中,“友情树”“夫妻树”和“亲子树”等牌子,分别被挂在枝干上。仅2010年5月4日一个上午,2000多棵橘树全被认养。
“我们来认养橘树,不仅是为了体验农村生活,更是认同传统文化。”来自台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詹老师说。
而在临海小芝镇,近年来了一拨拨城里人,他们都是慕名到当地桃园认领桃树的。其中有在市农业局工作的张光华,他与朋友一起参与“认养”活动,在乡下桃园内采摘桃子,尽情享受久违的农耕乐趣。
“我认为果树出租是果农应对时下农产品卖难的一种有益尝试,他们期待通过这种方式,减轻销售压力和节省劳动成本。同时它能有效带动客流,发展农家乐,实现一举多赢。”张光华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