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速度与激情的交汇 温岭破难攻坚直指民心所向
2016年06月24日 10:03:00 来源: 台州日报 记者 周旻澍 吴敏力

图为原温岭啤酒厂老厂房拆除现场。 周旻澍 摄

  浙江在线6月24日讯 对于大多数温岭人来说,6月22日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

  当天上午,位于老城区的原温岭啤酒厂老厂房在“隆隆”声中逐一被拆除。

  “这里有我的童年回忆。”站在警戒线外,市民陈建峰掏出手机,记录下几个画面。“但长大后,却觉得这里并不怎么美好。”

  陈建峰家住老啤酒厂边上,这些年,温岭的变化天翻地覆。

  甚至在其紧邻的万寿路寸土寸金的黄金时期,老啤酒厂一带却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搁置了整整16年没有利用和发展。今年年初,温岭在全市范围内梳理出20个难题,实施“破难攻坚挂牌督办”。“原温岭啤酒厂历史遗留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之下,这个难题正被破解。

  “两个区块,一共18幢楼房,计划一天之内全部拆除。”在拆除现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破题解难,直指民心所向

  对温岭来说,“破难攻坚”并不是一项有时限的行动。在2015年初,该市就曾围绕土地开发提速、抓投资促转型、“三治三创”攻坚、城乡交通治堵等工作,提出“破难攻坚七大行动”。

  破难攻坚,旨在扫除发展障碍,推动温岭发展。温岭市委书记徐淼介绍,从去年一年的实践来看,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升级版”的破难攻坚行动在今年年初再次吹响号角。这一次,温岭市直接梳理出20个具体难题,由市四套班子成员分别牵头,实施挂牌督办。

  20个项目中,有交通问题,有环境问题,还有纠结已久的历史遗留问题,件件直指民心所向。“与上一年相比,难度增加了,但问题指向更加精准。”徐淼告诉记者。

  原温岭啤酒厂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温岭啤酒厂创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属国有企业,位于温岭市区最中心的人民路和万寿路之间的“黄金地段”,全厂占地面积55亩。

  2000年6月,温岭啤酒厂实行改制,但新组建的百佳酒业因种种问题未能实质启动,由此造成温岭啤酒厂的遗留问题一直延续了16年,周边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破难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温岭市成立专门攻坚小组,由市政府相关领导牵头指挥,发改、财政、国资、经信等11个单位组成处置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方案研究、政策宣传、安全保障、协调等工作。从4月中旬正式启动该项工作至拆除啤酒厂老厂房,仅用去两个月不到的时间。

  “一举解决了周边环境污染、道路拥堵、安全隐患问题。”温岭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而最令温岭市民感到兴奋的是,这个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却闲置了16年之久的地块终将迎来“新生”。

  “七加黑”,勇破项目难题

  新河镇村镇办副主任叶君才晕倒前,正在向村干部了解情况。

  用叶君才的话说,他是省级重点项目机新线工程新河段上的一颗“小零件”。这项工程主线长6.165公里,投资5.15亿元,涉及新河镇屿头至北闸16个行政村,需房屋拆迁7个村133户162间315宗建筑。      

  为了做好工作,叶君才几乎天天“泡”在村子里,时时与村民沟通,讲解政策,了解他们的诉求。拆迁开始后,他更是忙得不得了。直到5月份的一天,他在村里累得晕倒。

  然而进医院后的第二天,他又偷跑出来,出现在了拆迁现场。

  为什么这么拼?叶君才说,自己不是个例,所有人都在努力,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叶君才确实不是个例,面对难题,温岭全市上下各级干部全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

  再过两年就能退休的施美娇,在破难攻坚行动中,毫不犹豫地扎进了屿罗村的拆迁“前线”。村子里共有50户53间房涉及拆迁,房屋土地类型复杂,绝大多数是四五层高的“小洋房”,拆迁难度非常大。但施美娇毫无怨言,立下“军令状”后,无论上班还是下班,总能在村里看到她的身影。为了多些工作时间,施美娇甚至将带了几年的外孙交还给女儿、女婿。

  在拆迁工作最繁重的时候,李正芳的母亲突发疾病,住进了医院。李正芳忧心拆迁进度,直到晚上9点多,才处理完手头的要事,急忙赶往医院,但在第二天,他又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甚至一些已退休的老干部,也投身到破难攻坚工作中来,重新发挥余热。位于城东街道下保路堵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得知其中一户拆迁户是自己的熟人,退休老干部周根梅找上了他,三番五次把他带到街道,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做工作,最终做通了这户人家的工作。

  打通堵头,齐心合力推进

  横贯万昌中路和三星大道之间的下保路,是一条堵了14年的“断头路”。路不通,是因为1家企业和4间房屋的征迁工作做不下。

  14年间,堵头一端的村民陈伯春见惯了车子在这里掉头的场景。“明明能看得到对面,却只能选择绕行,半分钟不到的车程,硬是得多花十几分钟。” 如今,路终于要通了。

  “5月8日,与企业签订协议;5月18日,与4户4间民房签订征迁协议;5月29日拆除企业厂房;6月7日全部拆除完毕……”在城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辉兵的笔记里,密密麻麻地记载着这个项目被“破解”的全过程。周辉兵记得,为了突破这个项目,上至市领导,下至普通工作人员,都全身心地扑在了工作上。“3月份至今,只在劳动节的时候放过1天假。”

  随着工作的推进,一份份“捷报”在温岭各地传出。三星大道横湖桥段拆迁改造和下保路堵头、横湖东路两个堵头攻坚基本突破,高速入口交通环境综合整治推进顺利,瓦屿山公园周边环境整治接近尾声,月河路西边道路已完成平整……由温岭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提供的一份“破难攻坚第一批挂牌督办项目进度表”上,可以看到,至6月底,年初所列的20项挂牌督办难题,大部分已被破解。

  但是战斗还将继续。“破难攻坚任重道远。”徐淼告诉记者,温岭市委、市政府计划继续梳理出几个难题,在下半年再掀“破难攻坚”新高潮。

标签: 温岭;民生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