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党员更勤勉 群众更亲近
路桥制定党员“服务清单”,有效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
2016年07月21日 04:40:26 来源: 浙江日报 见习记者 罗亚妮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王依友 郑惠

showJPG.aspx_dbid=68&bc=00019&rq=2016-07-21&fn=zjrb2016072100019v01b002.jpg

峰江街道亭屿村居家养老服务队的党员在为村养老中心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路组轩 摄

  核心提示: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在基层干部身上看到的往往就是党的形象。近年来,我省各地开展一系列探索实践,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但少数地方仍存在“有党员缺意识、有组织少服务、有服务轻实效”的现象。如何树立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台州路桥区在全区村(居)党员干部中探索实施“服务清单”制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到日间照料中心帮厨、巡查河道保洁、管护村道绿化、调解矛盾纠纷……打开台州市路桥区委组织部微信公众号“路桥先锋”,一幅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生动画面跃然眼前。

  浙江在线7月21日讯(浙江日报 记者 方力 见习记者 罗亚妮)今年以来,路桥区把村(居)党员干部“服务清单”作为推动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清单,以此倒逼和激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截至目前,全区1230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围绕“护航G20”、治水拆违等重点工作,认领了3.8万余条共性项目和19500余条个性项目,已开展服务活动402场次,为群众办实事3987件。

  “服务清单”百姓点——

  群众感觉党员更亲了

  7月14日中午,路桥区金清镇金清港社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社区党员陈幼红照例出现在这个熟悉的地方,擦桌子、搬椅子,他像里面的工作人员一样忙碌,一会儿就汗湿了衣服。

  然而,他并非这里的工作人员。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帮忙,不过是陈幼红认领的一项党员服务。“明天老人们要过来学习,我先把房间打扫一遍。”陈幼红说,金清港社区有25位高龄老人,每个星期五他们都要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参加老年电大的学习。

  帮厨、搞卫生、组织学习、陪聊解闷……包括陈幼红在内的十几名党员组成的日间照料志愿队,他们中有社区“两委”干部,也有回乡党员大学生,而服务内容都是根据老人需要制定分工的。

  老人们对这支志愿队赞不绝口:“只要是我们遇到的困难,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有了他们的帮忙照顾,每天吃喝不愁,还有人陪着聊天,我们可高兴了。”

  “我们村里的30多名党员干部都分别认领了河道保洁员、文化联络员、治安管理员、纠纷调解员等新岗位,明确了服务群众的方向和具体任务,党员的面貌也有了很大变化。”峰江街道亭屿村党支部书记应荣东对“服务清单”这一做法带来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记者在路桥区这份党员干部服务清单上看到,服务项目被分为共性项目和个性项目两类。

  共性项目由区、镇(街道)根据党员干部岗位职责统一制定,其中村(居)主职干部共性项目有5条,分别为履行职责、组织生活、队伍管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5方面内容;非主职村(居)“两委”干部共性项目有4条,包括职责任务、服务中心、坐班值班、结对帮扶等4方面内容;普通党员共性项目有3条,包括组织生活、服务中心、结对帮扶等3方面内容。

  而个性项目一般为党委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重点工程或涉及村(居)发展、村民需求的为民服务项目,由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和特长自主确定。

  村(居)主职干部的个性项目一般在2条以上,包括完成党建示范点建设,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完成村级河道整治、农村截污纳管或沿河绿廊修建,完成无违建村、美丽乡村精品村等创建等。非主职村(居)干部和普通党员个性项目为1条以上,如治安巡防服务、日间照料服务、清洁家园服务等10方面内容,分别由非主职村(居)干部和普通党员认领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今年为助力护航杭州G20峰会,全区各村(居)全面建立了治安巡防服务、消防安全服务、民事调解服务三支志愿者服务队。

  在金清镇大浦村,根据百姓点“单”和工作需要,村党支部创建了党员“七色服务岗”,即红色便民服务岗、橙色关爱岗、黄色治安岗、绿色清洁岗、青色民事调用岗、蓝色治水岗和紫色文体活动岗。

  “通过划分片区、设岗定责的方式,村里72名党员根据自身职业和特长,分别认领了‘七色服务岗’项目。”大浦村村委会主任尚贤林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党员们服务群众的渠道多了,促使他们更加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做事,群众也觉得党员和自己走得更近了。

  解决问题不唯单——

  党员感觉责任更重了

  这个6月,蓬桥镇启明村妇女主任施喜君忙着张罗“暑期招生”的事。不知情的人以为她是在为辅导班打广告,实际上这是她认领的服务清单中的一项内容。

  启明村河塘众多,一到夏天,孩子们就喜欢跑到池塘边玩耍,常有人不慎落水,如何保障孩子在暑假期间的安全成了全村人的一块心病。

  “我们一合计,决定在服务清单里增加辅导作业的项目,把白天没有家长照看的小朋友们集中在一起,给他们上上课,教一些安全知识。”施喜君说,包括她在内的6名党员组成了课业辅导服务队,村文化礼堂二楼的会议室则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场所。

  自己办幼儿园的王玲飞也是服务队中的一员。“我本身是做教育的,也比较喜欢和小孩子相处,所以选择了这个服务项目,感觉很上手,也特别有意义。”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王玲飞从家里搬了20多本少儿图书放在会议室供孩子们免费阅读,她还打算把幼儿园的跆拳道老师请到村文化礼堂为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多些体验。

  为了不让服务清单成为一张“空头支票”,路桥区建立健全了服务清单“一月一记录、一季一督查、全年一盘点”的全程监督机制。

  “各村(居)党员每月要把办实事情况提交党组织;镇(街道)驻村干部每季定期督查服务清单进展情况,督促推动相关项目落实;每半年对照清单完成情况,党员开展先锋指数考评;年末对服务清单业绩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其中村(居)党组织书记要形成自查报告。”路桥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服务清单”制度实施以来,新桥镇十甲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妙福比以前更忙了。烈日高照的下午,几个“红袖章”正在村里双河边打捞漂浮的垃圾,他们都是村里的党员干部,陈妙福亦是其中之一。“服务治水是十甲陈村党员干部服务清单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我们隔三差五就要到河边走一走,不亲自看着这条河我不放心。”他说。

  十甲陈村的文化广场有一条“服务清单”走廊,走廊两侧挂出了全村党员干部认领的7个服务清单项目。“为了不让服务清单变成‘服务空单’,我们把清单公示在最醒目的位置,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给群众,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陈妙福说,有了服务清单,大家做什么都一清二楚,某些党员干部“混日子”的想法再也没有了。大家纷纷认领河道保洁、绿化养护、纠纷调解等清单项目,干事热情高涨。

  “‘服务清单’除了要起到连心、惠民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清单中服务项目的明确,进一步激化党员心中的责任意识。”路桥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这既是一份主动作为的服务清单,更是一份不容回避的责任清单。

  “服务清单”也成为处理党员不作为、乱作为的一把利剑。根据《路桥区村(居)党员干部“服务清单”考核办法》的规定,对于服务清单完成率低于60%的党员干部,村(居)党支部要将其组织关系转入镇(街道)党性教育支部或者其他组织。

  据统计,自制度推行以来,有35名党员被约谈或诫勉谈话,有12名党员的组织关系被转入党性教育支部。

  燕子衔泥强堡垒——

  支部感觉信心更足了

  更多的变化,在路桥基层的一个个支部陆续发生。

  “我们建立了微信平台,不但使广大党员能及时读到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而且使外出的党员学习不脱节、思想更充实。特别是在党员‘政治生日’的那天,一张党的‘政治生日’贺卡能发送到千里之外,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从而激起爱我家乡的情怀。”金清镇金清港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国庆,在述职会上谈支部党建工作时如数家珍。

  “我们建立了党员联户制度,61位党员都成了服务大使,参与‘大走访’活动,将‘连心贴’‘连心卡’发放到每一户,特别是对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因病致困户进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金清镇上塘村党支部书记林荣富也亮出自己的工作“业绩”。

  ……

  这是路桥区各村(居)党组织书记抓“服务清单”述职会的一个场景。

  “晒一晒自己的清单”“听一听别人的工作”,让村(居)党组织书记们有了一种“赶考”的感觉。“去年开展党组织星级评定,镇党委给我们村打了个三星级,我就一直不服气,心想着哪里就比别的村差了。”金清镇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如今,镇里组织了村书记述职会,一听就知道我们工作真的差远了,得加把劲了!”

  实行服务清单制度,路桥区有现实的打算。“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甚至涣散,原因在于这些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平时不作为、少作为。开展服务清单活动,可以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效果。”路桥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怎么抓、怎么管、怎么发挥作用,是我们一直思考也是一直苦恼的问题,大家总觉得干好干差一个样。”随着“服务清单”的开展,让路北街道洋张村党支部书记邱理初终于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现在明显感觉到,大家都坐不住了。”

  记者看到,洋张村服务清单汇总册中,列出了全村党员干部认领的3大类、29个服务清单项目,并进行了量化积分,其中基础分有5项,加分有10项。“现在要想达到优秀党员档次,不但不能出现扣分,而且必须想方设法多完成加分项,这就让党员干部再也没有混日子的想法了。”邱理初直言。

  有作为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我们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多‘学’加实‘做’,结合自身岗位,不断提升行动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亭屿村党支部书记应荣东认为,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农村党员服务清单工作相结合,给群众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燕子啄泥,一点点的叠加积累,最后造就了一个坚固无比的燕窝。服务清单里的每一项内容可能都有点小,也是日常性的工作,但真正抓好落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了明显增强。”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支部有压力,党员更有动力,工作则更添活力。如今,在服务清单的引领下,在各项工作中自觉冲锋在前,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已经成为路桥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新常态。

标签: 清单;服务;党员干部;路桥区;党员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