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搭建职业教育多元发展立交桥 看职校毕业生“成才路”
2016年06月17日 09:45:00 来源: 温州日报 叶凝碧

  浙江在线6月17日讯 近年来,温州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一批“低小散”中职学校被撤并,全市中职学校整合为38所,建成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创建省级示范校7所,省等级职校覆盖率达75%。职业教育“升学、就业、创业”多元发展的立交桥逐步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成长上升通道不断畅通,升入高职、本科院校的比例逐年上升;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6%以上;一批中职学生走上成功创业道路,在各自的岗位上谱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创业创意 另辟从商大道

  镜头一 龙湾职校“创客”,动脑出创意

  6月9日,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举行了一场青年众创大会暨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孵化园二期项目推介会。通过创客团队和创业项目展示、行业“达人”交流会等形式,搭建真实的创新创业平台。龙湾职校毕业生麻献璋就带着自己的企业签约入驻了孵化园二期。

  麻献璋是计算机专业,从高二起开始在电脑市场兼职,初次接触了计算机销售行业。“做每件事之前,一定要先搞懂它。”怀着这样的想法,他在兼职的同时,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和人脉,并根据市场形势,和朋友们筹划起“开电脑店”的创业梦想。

  2010年6月,刚毕业的麻献璋利用学校的学生群体资源和创业平台,开设了一家实体电脑店,并增加了网络销售的渠道,让店里的生意红火了起来。

  龙湾职校的另一位创业能手是名“准创客”,正在读高二的学生奉伟。高一时,他和学姐一起在学校的创意园经营商店,主要销售日用品。“但我发现,这样的日用品店并不吸引顾客,于是就动脑去思考创意。”

  经过前期对顾客的调查,奉伟将日用品寄卖在其他超市,自家店里则摆放了12台投币洗衣机、2台投币烘干机、1台投币吹风机和充电桩。这样的“投币式”便利商铺在创意园可谓“独创”,立刻引来大量客人体验,并屡获好评。奉伟说:“通过努力经营店铺,让我锻炼了商业思维,更懂得了如何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是一次巨大的收获。”

  镜头二 技师“创客”双全,既出艺术家又有技术控

  2005级的毕业生温柔,已办工作室多年。名字“温柔”,却是个毅力果敢的创业青年。跨入温州技师学院后,他选择了电工电子专业。在实习期间,温柔在一家数控厂里工作,接触到了很多客户和商家,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找到商机。“我发现,温州本土的电脑版制造商很少,而市场需求很大,都需要从外地进货,成本高,售后保障也困难。”

  2010年,温柔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主要生产单片机。“刚开始的三四年比较辛苦,为了打开市场,我们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还要提高产品生产技术。”初来乍到,温柔自认为是“菜鸟”,而这方面的行家又很少,他只能通过网路、书籍查询,自己摸索出路。如今,工作室逐步进入正轨,销售的产品也得到了客户们的认可。

  不同于温柔的“技术”创业,温州技师学院的另一位“创客”干晗富,则是靠美术创意,一步步开创了自己的公司。2000年,美术专业的干晗富毕业了,他以优异的毕业成绩和对美术创意独特的想法,被温州一家知名美术创意公司录用。由于对美术创意的喜爱,2005年,他亲手创办了平面设计事务所,后来又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梦想。“设计创意这一行业还需要有更多热心的经营者来引领,并坚持着对色彩、美术和创意的梦想。”

  亮点

  打造新一代温商摇篮,已成为温州职业教育重要办学特色。基于温州人精神的创业教育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市一半以上职校都设立了创业园(创业街)和创业导师团,建成市级及以上创业教育示范基地22个,涌现出了一批中职自主创业典型。如温职专自主开发“一职猫”微商平台,扶持学生网络创业实践;瓯海职专蔡曙在校期间注册成立温州造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VR眼镜领跑市场,年营业额达300多万元;乐清职专学生刚毕业不到三年,电商创业公司销售额突破3亿元等。

  高考升学 延展就业台阶

  镜头一 起点落后赢在终点,瓯职学生考进211

  “读职校的,考不上大学”,对于职校,曾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存在着这样的偏见。事实上,顺利升学的毕业生有很多。五年一贯制、中韩合作学前教育本科班、本科预科实验班……瓯海职专为学生们开拓了越来越多的升学渠道,“大学梦”也不再那样遥远。

  2011年招生政策突变,瓯职招生面临危机,11级网络就业班的大部分学生没有中考分数,罗飘也没有参加中考,单凭二模300多分的成绩被学校录取,这样的成绩不算最差也绝不是优秀。开学初,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差,大多数同学都抱着“混日子”的心态。

  在班主任的鼓励下,罗飘担任了班级的卫生委员,没想到这职务成了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安排值日表、制定守则、监督卫生,罗飘的积极负责被老师同学看在眼里,当班级的卫生评比屡获佳绩,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寻回自信的他在期中考试里取得了好成绩,名次飞跃到全班第二。

  “我开始细心留意职高的学习和生活,原来每一堂课都这么有意思。”认知的转变,让罗飘对技能、学习、创业都有了很大的兴趣。他尝试开设淘宝网店、经常去老师办公室请教问题,喜欢上了专业课,喜欢上了0101的进制数学,甚至喜欢探究网络的工作原理,那些长得像蝌蚪一样的程序代码……

  2013年,迎来了校区选拔考,通过考核选择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浙江省单招单考。然而,由于罗飘的户口不是浙江省,不能参与考试,令他备受打击。罗飘说:“老师帮着我四处打听,得知我可以回到四川继续圆大学梦,当时高兴坏了。”

  2013年暑假,从瓯职毕业的罗飘踏上了回四川的求学之路。2015年高考,他以621分成绩,如愿考上了四川农业大学。

  镜头二 “吊车尾”变全校第一,温护校赛出“黑马”

  2012级的林国栋刚考进温州护士学校时,名列班级倒数,就读于制药专业。成天调皮捣蛋,是个令老师们操心的问题少年。打架,逃课,在课堂上倒头大睡,因为惹事,他成了老师重点教育的对象,时不时要进办公室谈上一谈。正如他自己描述的那样:“我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过一天是一天,这样轻轻松松的多好。”

  然而,“混日子”的心态并没有持续太久。高二时,林国栋需要进入医院,进行为期1年的实习。“那个时候,我才开始醒悟,该到分水岭的时候了。实习后是留在医院做合同工呢,还是继续高考升学?”带着疑问,林国栋终于将视线转移到了课本,认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为自己立下了挑战标靶:考大学。

  在接下来的高考复习阶段里,林国栋几乎把所有空余的时间都用进了学习里。封闭式复习、早起晚睡攻读专业,他就像个铆足劲儿的马达,把前两年未学的知识重新学过了多遍。最终,以全校第一的高考分数,考进了青睐已久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如今,正在念大一的林国栋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借助学校平台和优惠政策,和朋友们开了一家互联网公司,3年创造收益1百多万元。他一再感谢母校校长和班主任的培养,“是他们在我一次次顽皮闯祸后耐心教育,真心谢谢他们。”

  点亮

  对接高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选择性”课程改革,不断拓宽中职升学渠道,全市中职学校学生升学特别是“升本科”比例逐年提高。今后还将加强高职单考单招研究和高三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奖励机制,让50%以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


标签: 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