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力邀科技专家“把脉开方” 实验室技术成果走俏民企
2016年06月30日 10:03:00 来源: 温州日报 记者 吕天然

  中科院宁材所研究员张安将走访制动器生产企业。吕天然 摄

  浙江在线6月30日讯 近日,11家来自平阳的龙头企业集体邀请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5位专家亲临企业现场调研,为企业经营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开具“药方”。无独有偶,位于龙湾高新区的浙江三杉光学有限公司,今年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温州分中心续签了合作协议,踏上了技术合作的“长途旅行”。

  时下,在市委市政府号召“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政策大背景下,与技术“国家队”做朋友,成了温企的热门选项。

  专家现场“把脉出方”

  “用碳纤维太贵,用铝镁合金又难成型,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在浙江力邦合信智能制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议室内,研发部经理陈庆林正在为如何实现制动器轻量化的问题而苦恼。他表示,当下,国内外市场均对轻量化的汽车配件表现出了旺盛的需求意向,而公司目前生产的制动器仍旧使用钢铁材料,给制动器“减肥”成了研发部的头等大事。

  “研究所已成功研发出一种重量轻、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的高分子塑料产品,在保证制动器产品性能相同的前提下,‘以塑代钢’是不错的选择。”面对技术高管提出的难题,中科院宁材所高分子事业部的张安将博士给出了解决方案,“此外,宁材所刚刚发明的一种价格低廉的碳纤维产品也可以考虑选择。”

  张博士话音刚落,来自该所的李金龙博士又接上话茬,“我负责研究的一种塑料与钢铁相结合的产品,也非常适用于制动器的轻量化。”

  中科院专家现场的“精准把脉”,让该企业的高管甚是惊喜,陈庆林当即点赞:“心里的石头有望落下!”

  实地调研结束以后,平阳县委组织部、人才办于次日继续召集11家企业的代表和中科院宁材所的5位专家参加专题座谈会。在长达90分钟的座谈会上,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被一一解答,不少企业代表在会后如释重负,纷纷表示希望能多一些与技术“国家队”合作交流的机会。

  温企签订长期战略合作

  相比平阳11家龙头企业邀专家来温“出诊”的做法,浙江三杉光学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吕隼则对技术革新有着“未雨绸缪”的态度。2013年,他就已经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温州分中心签订了初步的战略合作协议,时常与中科系的相关专家保持密切联系。今年,他又与该中心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将中科院系统的技术资源变成企业的“私人医生”,时刻关注企业的“技术健康”。

  “中科院是国家技术团队的金名片,在国家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与中科院体系下的机构合作,不仅可以对接到我国最前沿的高新科技,而且少走了很多弯路。”谈起为何偏爱国家级技术团队的话题,吕隼一语中的,“作为一家生产眼镜产品的现代化企业,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光学镜片新材料的发展情况以及思考如何将传统产品往智能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他表示,只要准备充分,时下刚刚兴起的VR穿戴产品将很有可能为传统光学镜片制造企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风口。

标签: 科技;民企;专家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