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浙报整版点赞 | 打造“两山”实践海岛样板 洞头高质量建设“海上花园”
2020年10月15日 10:55:19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一座真正的“海上”花园该是什么模样?镶嵌在东海之滨的百岛洞头,用十几年的定力坚守,描绘出了自己的答案:城在海中、村在花中、岛在景中、人在画中。

  2003年5月8日,一份“真正把洞头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的殷切期望落地。自那时起,“海上花园”就成了每一位洞头人根植于心的坚定目标。温州市洞头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实施坚持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海洋强区的“三区”战略,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墨生态底色,做足保护、修复和提升三篇文章,最终在302个岛屿、2862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精雕出一片绚丽“花园”,将“全域皆景”化为现实。

  在这张蓝图的引领下,洞头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海洋公园、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20余张国家级名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际,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洞头打造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的海岛样板,让幸福生活不断照进现实,如今可以有底气地喊出:“海上花园”看洞头!

  东沙渔港  吴爱珠摄

  保持定力护海岛 精雕细琢建“花园”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浙南最大的人工沙滩——洞头韭菜岙沙滩每天精彩纷呈。

  如今的韭菜岙沙滩,细沙、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丽画卷,帆船、摩托艇等海上运动项目相继建成,餐饮、民宿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后引得游人如织。

  韭菜岙沙滩   郭卫民摄

  而这变化,正是得益于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核心区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的开展。

  洞头将大自然赋予的海岛景色,当做得天独厚的“珍宝”,十几年来始终坚持不再围垦、围而不填,在保护、修复、提升上下功夫。特别在海湾修复上,洞头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次获得中央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奖励支持的区(县)。2016年,国家支持沿海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洞头入选全国首批试点,实施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沙滩整治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三大工程,项目总投资4.76亿元;2019年,洞头区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再次成功入选国家“蓝色海湾”项目,争取到项目资金2.26亿元。

  为了研究出更为科学、可持续的海滩修复模式,洞头先后完成了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利用、全域景区化等规划编制,并建立波浪、泥沙、潮流分析数模,最终顺利清除160万立方米淤泥,修复提升18公里的海洋生态廊道岸线,累计修复沙滩面积15万平方米。2019年洞头蓝湾整治项目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今年还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

  当海岛的生态不断修复,洞头开始朝着建设花园海岛之路前行。“我们希望能够建成‘四中八化’的‘海上花园’。其中‘四中’指的是城在海中、村在花中、岛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好愿景;‘八化’指的是美化、绿化、洁化、亮化、彩化、香化、文化、序化的建设导向。”洞头区委主要负责人解读道。

  修复后的韭菜岙沙滩  孙新尖摄

  为此,洞头以景区标准,打造十大花园工程,让海岛村庄的生态底色被不断擦亮。期间,洞头放弃了“千村一面”的粗放式建设模式,以“精雕细琢”的态度,紧扣“产业+旅游+文化+村居”四位一体,规划设计每一个花园村庄,全面彰显乡村的形态美、业态美、生态美。如今,洞头已经建成70多个富有个性主题和生命力的花园村庄,覆盖比例达80%,让全域大景区、全域大花园的“海上花园”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

  在我国绵延的海岸线上,洞头正以独特之姿告诉世人:海上花园,逐浪而来。

  “五四”竞赛激活力 乡村振兴奔小康

  当生态被不断修复,花园村庄建设得见成效,洞头开始寻求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在这过程中,洞头为自己定下了两个目标:创建国家海岛振兴样板,打造全国全域振兴样板。

  高质量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为主导,更要激发区域内每一个村庄的积极性,激活每一个“细胞”。

  驱车游览北岙街道下尾片区,村里小路干净整洁,道旁栽满花草树木,农户院子个个都是“美丽庭院”。村民住宅变身民宿,由专门的民宿合作社统一管理。回想从前,当地人都用“一穷二白三寂寞”来形容。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民宿村,每家民宿年均收入可达30万元。

  与村民谈起这些年的变化,我们听到了“海上花园”建设目标的另一个版本:让城市人下来、农村人回来、游客住进来、老百姓腰包鼓起来。而这接地气的说法,正是来自洞头如火如荼开展的“五四”竞赛。

  洞头渔村新貌  吴爱珠摄

  为了激发各村干事创业热情,洞头在83个村居摆下擂台。“五”是比“一个计划、一批项目、一笔资金、一套机制、一项增收”,“四”则是村民口中的“四个来”。洞头通过评选,选出若干乡村振兴季度先进村、优胜村给予奖励,对后进村庄进行督促约谈,还设立了超1亿元海岛振兴基金,激荡社会资金潮涌渔农村。

  有通俗易懂的目标,有实打实的举措,竞赛如一池春水浇灌出洞头乡村振兴的原动力。“作为一项需要村集体主动报名的竞赛,如今洞头已有60%的村子积极参与。”洞头区委主要负责人说。在“五四”竞赛激发下,2018年以来,洞头村集体经济同比增长45%,所有村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总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27个。

  里子有了,底子厚了,自然引得客商来。近年来,洞头投资结构从以政府驱动为主,逐步转向民资为主——2017年社会投资占31%,2018年占42%,2019年占62%,2020年则有望超过70%。停滞多年的29个“僵尸项目、蜗牛工程”,全部被激活。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洞头发展进入新阶段。2019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9567元、29962元,年均分别增长9.2%和10.4%,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65:1,真正实现了百姓腰包鼓起来。

  生态廊道    孙新尖摄

  制定标准破瓶颈 勇于改革促发展

  东海之滨的特殊位置,赋予了洞头独特的海岛景色和独有的发展条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洞头的发展。

  “一面海岛的墙,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在走访中,洞头区委改革办的工作人员抛出这么个问题。原来,在海风侵袭、空气潮湿的海岛,建筑外墙的保温层常有脱落现象,容易给公共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现有的建筑外墙标准,对海岛并不完全适用。”

  一场基于海岛特性而展开的建筑外墙标准改革就此开展。当地住建等部门结合海岛实际,经研究后提出了“民用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施工管理标准”。“我们对建筑外墙保温方式和保温材质做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关键参数指标,并强化施工单位、监督机构的职责,确保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洞头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

  这样的改革实例,在洞头并非独例。在海岛发展过程中,常出现上级规范标准不适用的难题,甚至是出现规则空白的情况。为了破除瓶颈,洞头再一次扛起使命担当,坚持以改革为创新开路,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助推“海上花园”高质量发展。

  勇于改革的洞头,并不局限于海岛自身,为了给全省、乃至全国的海岛发展提供借鉴,结合在海洋旅游、生态文明、海岛振兴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乘势对系列海岛发展差异化的改革标准进行总结归纳,加以固化、提升成果,并赋予了响亮的名字:“洞头标准”。

  远眺半屏   孙新尖摄

  翻开“洞头标准”清单,有破解空间管控难题、优化项目准入门槛的改革,更有引领海岛示范样板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对于小型休闲船艇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洞头制定出台“小型休闲船艇管理标准”,有效解决“管不了”“管不好”“管服错位”等问题;养殖海区权属不清、管理混乱问题曾长期困扰地方政府,洞头创新养殖海区管理办法,明确养殖海域使用权和养殖证“两证合一”改革路径,促进了海水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在推进“蓝湾整治”过程中,洞头更是率全国之先发布“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评价指数体系”,目前该指数体系已列入国家海洋行业标准制定计划。

  改革破难,更要为有担当作为的干部鼓与呼。近年来,洞头创新出台“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改革创新容错纠错办法”等系列制度。敢干的,宽容对待;不干不作为的,回炉锻造。截至目前,洞头先后为15名干部进行公开澄清、正名,从制度上为干部撑腰,在破解发展难题上真正让干部“轻装上阵”。

  截至今年9月,当地已确定28个“洞头标准”改革项目,先后发布实施20项个性化标准,有力地破解了一批海岛发展难题。“扛起海岛改革的使命担当,是洞头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阶段,洞头将继续锚定‘海上花园’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深入推进‘洞头标准’改革,确保改革更接地气,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改革成果,加快打造海岛振兴的全国样板。”洞头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标签: 责任编辑: 黄优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wznews/202010/W020201015393041617343.jpeg

浙报整版点赞 | 打造“两山”实践海岛样板 洞头高质量建设“海上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