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上海迪士尼乐园昨开园,且随本报记者去探营——
原味迪士尼 别样中国风
2016年06月17日 03:56:0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李丹超

  浙江在线6月17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李丹超)好的视角总能望到更多风景。在国内主题公园市场中,6月16日正式开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就提供了一个“管窥全域”的视角。记者为此专程探营上海迪士尼,从体验者的角度看这位行业顶尖选手如何在中国旅游市场扎根生长,以及它对国内本土主题公园提供了哪些启示。上海迪士尼乐园昨开园,且随本报记者去探营——原味迪士尼 别样中国风本报记者 李丹超

  1元门票拉动8元消费

  6月16日上午11时40分,距离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还有20分钟,等候在安检处的游客队伍已经排到了迪士尼小镇湖畔,长达一公里左右。中午12时,安检口放闸,游客们开始进场狂奔。

  看着国人对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的热情,似乎应该不必担心它的盈亏问题。但就在几天前,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一次访谈中作出预判,上海迪士尼乐园20年内不会盈利;财经作家吴晓波却算出它很可能8年就收支平衡。

  其实,两个说法各有其道理:王健林看到的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经营盈亏,吴晓波计算的则是整个度假区未来的盈利模式。这两种计算方法,恰巧反映的是国内主题公园面临的普遍难题:收入来源单一,过度依赖门票经济;IP运营能力弱,延伸产业缺乏黏性。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专家董波介绍,迪士尼乐园1元的门票能拉动8元的消费,其70%左右的收益来自衍生品等二次消费;而中国主题公园收入80%以上依靠门票,导致本土主题公园每平方米收入仅为迪士尼乐园的1/80。

  显而易见,若光靠乐园的门票收入,以一年1200万人次计算,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门票收入在48亿元左右,但如果加上度假区餐饮、住宿、购物的消费,这个数字就会成倍上涨。据介绍,试运营期间上海迪士尼乐园目前共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迪士尼度假区的接待量则突破了100万人次。记者在乐园内米奇大街的购物长廊逛了一会,购买米奇布偶、蜘蛛侠铅笔盒、复仇者联盟玩偶等就花费近千元,远超门票价格。

  也就是说,主题公园的盈亏不应止于乐园内。当然,乐园自身要做的是练好内功,打造像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主题公园“形象大使”,通过跨界IP吸引较高回报的粉丝经济,让游客更具黏性和忠诚度;还要舍得像迪士尼那样每年淘汰更新三分之一的项目,使其成为一座“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大大提升重游游客的占比。这样,乐园之外的盈利模式才更具活力。

  中美文化融合有了创新

  14日晚首映的《狮子王》中文版音乐剧,其中的东北腔段子、齐天大圣、京剧等中国元素融入,让人点赞。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CEO罗伯特·艾格表示,“这一历史性的表演通过别致新颖的方式,为观众生动再现动人故事,真正体现‘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的独特韵味。”

  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中国风”随处可见:乐园中“漫月轩”“迪士尼小镇”石库门的建筑风格,融入了中国杂技的《人猿泰山》娱乐演出,各类传统的地方美食,以及“十二朋友园”跳跳虎、猴子阿布等为代表的中国十二生肖。

  今年正值中美旅游年,这样的尝试,一方面没有降低迪士尼既定的标准,又在中美文化融合中有了创新。像海盐的山水六旗文旅项目,在选址之前列出了15个维度的52条标准,并在“六旗”本身讲求刺激的同时,还考虑亚洲人的习惯,而并非简单照搬原有的模式。

  携程公共事务部区域经理徐周兵曾告诉记者,迪士尼是一艘行业巨轮,能够冲破巨浪。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迪士尼“中国风”上做了不少功课,特别是旅游商品。

  上海迪士尼小镇占地3000平方米的“迪士尼世界商店”,摆放了数千种特别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打造的旅游商品,包括服饰、玩具、文具、纪念品和礼品等,其中部分是与中国艺术家合作设计而成,穿着老上海洋装和旗袍的米奇和米妮深受游客喜爱,看到特别定制的上海迪士尼勋章,迪士尼粉丝们立刻收入囊中。有统计显示,在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占到旅游业总收入的40%以上。而在我国,旅游购物仅占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我省的占比是24%。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中国风旅游商品的出色表现说明,国内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大有可为。今年,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我省将扶持一批旅游商品生产基地、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区;探索推出浙江省特色旅游商品名录。

  主题体验超出公园本身

  进入任何一个迪士尼乐园,工作人员都会对你说一句话:“祝你有神奇的一天!”

  神奇,就是迪士尼要带给游客的主题体验。你可以坐着海盗船体验杰克船长惊心动魄的黄金之战;可以在城堡里当一天白雪公主;也可以化身鸟儿翱翔于世界各地。上海迪士尼乐园可体验的项目涉及故事、剧场、表演、冒险等,但都会围绕“神奇”去设计。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梁雪松告诉记者,主题公园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发达地区才会去做的事情。

  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游客消费能力更高,审美需求和休闲娱乐方式选择日益多元化。主题公园的出现,一方面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对资源和产品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在旅游资源不太丰富的地区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省旅游局调查发现,2015年,投资我省旅游项目的各路资本中,投入主题公园的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投资、民营企业投资和外资投资分别占比7.7%、13.1%、8.2%和17.2%,主题公园项目受到各路资本青睐,成为共同投资的重心。虽然主题公园热已经引起市场警觉,但董波给出建议,未来中国主题公园供给缺口仍然巨大。据调查,美国人年均游玩主题公园的次数是0.8次,全亚洲平均为0.25次,目前中国远低于亚洲水平,还是内功扎实最要紧,国内的主题公园要确立、挖掘和营造好自身的文化内涵,要深耕、浸润其中,做掌握精髓之后的文化再现。

  事实上,主题体验不仅在于主题公园。譬如在我省,乌镇的戏剧节提供的是艺术氛围的体验;杭州西湖提供的是城市休憩的体验;莫干山的“洋家乐”提供的是高端山区度假的体验;枸杞岛的民宿提供的是蓝色家园的体验。主题体验已成为旅游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共同呼应。


标签: 迪士尼;主题公园;上海;度假区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