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为了这个世界不再受“毒”害
浙江“最美禁毒人”群体速写
2016年06月27日 04:17:00 来源: 浙江日报 翁浩浩

1.jpg

  浙江在线6月27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翁浩浩)嫉恶如仇的民警、仁心仁术的医生、真情助人的社工、诲人不倦的教师、热心公益的市民群众……在看不见硝烟的禁毒战场上,他们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劝吸毒人员迷途知返,让青少年远离毒魔,满腔热忱地奉献智慧、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据统计,我省现有在控吸毒人员19.5万人。在充满艰辛的禁毒路上,“最美禁毒人”群体成了一道特殊而亮丽的风景。

  禁毒干警——

  坚守禁毒最前线

  这是一组沉重的数据——2015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7200余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06万余人,缴获毒品987公斤,分别比上年上升34%、28%、189%。数据的背后,是我省近千名公安禁毒干警付出的辛勤汗水。

  52岁的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卢伟,称得上公安禁毒战线上的一个“传奇”。单凭从警35年、全市任职时间最长的禁毒大队长这个“头衔”就让人肃然起敬。近年来,禁毒大队先后破获了10余起公安部、省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并获得集体二等功、全省禁毒先进集体等荣誉。比如在破获两个广东籍人员为主的贩毒团伙时,面对乔装身份、多次变换交易方式的狡猾毒贩,卢伟斗智斗勇,和同事将两个团伙的26名成员一网打尽,缴获冰毒4.2公斤。同事们事后笑称:“卢大这是‘准备一桌菜,接待两批客’呀!”

  在我省禁毒前线,巾帼不让须眉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江山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黄芬,就是有名的“拼命三娘”:为了破案,她曾连续4个月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也曾连续60小时没有睡一个完整觉。6年来,她共抓获涉毒人员100余人,打掉跨省特大贩毒团伙6个,缴获冰毒8000余克。出色业绩的背后,却是她对家人的愧疚。2012年,丈夫身患重病,治疗期间,黄芬总对他说:“忙完这阵,一定好好陪你”,却一次次食言,只能在内心一遍遍重复“对不起”。最终,丈夫因病不幸离世,给她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同样身处禁毒一线,在我省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责任和坚守成为关键词。走进金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大到如何应对紧急突发事件,小到戒毒人员的购物、用餐,都有严格细致的标准。在这里,180项规范、60项管理流程图主要出自所长陈雄斌之手。截至今年3月,戒毒所已成功收治5700余人。“5年或10年后还是默默无闻,怎么办?”曾有年轻民警这样问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正中心主任叶振涛,这位干了17年的“老禁毒”警回答:“做戒毒民警,要耐得住寂寞,坚守最能体现人生价值。”

  禁毒社工——

  戒毒者的“心灵港湾”

  相比游走于“刀光剑影”间的缉毒民警,禁毒社工是个鲜为人知的群体,不仅辛苦,还有风险。对于这样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我省4300余名禁毒社工用自己的热情和真情,给予了“瘾君子”们重生的希望。

  “爷爷是个老公安,我自小就很崇拜公安民警,禁毒社工不就是不穿警服的‘民间禁毒警察’吗?”谈及选择这份工作的初衷,80后女孩、海宁市硖石街道禁毒社工郭丹玥说。“我帮你补袜子吧,我视力好手工活做起来快。”这是她跟戒毒人员打交道的常用手法——一边帮社区戒毒人员做事聊家常,一边思忖如何根据其性格爱好、家庭状况对症下药,尽可能帮助他们重返社会。40岁出头的刘某是郭丹玥接触的第一名社区戒毒人员。由于吸毒,刘某不仅败光了家产,而且身体瘦弱、眼窝深陷,开口便是各种抱怨。郭丹玥了解到,刘某曾卖过菜,而且以前能说会道。她就主动找刘某谈心,建议他换个环境,再找份合适的工作。“有事情做,人才会有精神。”这句朴实而深刻的话打动了刘某。半年后,他在菜场租摊位卖菜,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平凡的事业中闪耀着博爱的光芒。980次见面访谈,790次协助尿样检测,帮助38余人戒断毒瘾满3年,成功推荐服务对象就业96人次,申请临时社会救助28人次,开展、参与200余场禁毒宣传活动……这是乐清市北白象镇禁毒社工黄首东和他创办的乐清市仁和社会工作师事务所最近3年来的成长印记和成绩单。

  根据《浙江省专职禁毒社会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我省为20名吸毒者配1名禁毒社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有约130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社区戒毒工作办公室。

  禁毒志愿者——

  打响禁毒的人民战争

  “世上毒品会害人,查到毒品要处理……”悠扬的山歌曲调,通俗易懂的歌词,光鲜的民族服饰,在景宁畲乡,“畲之凤”禁毒宣传小分队每每亮相,“吸睛率”都很高。

  这其中,今年79岁高龄的“队长”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蓝陈启。自8年前担任畲乡禁毒形象大使以来,她通过传唱禁毒山歌、编织畲族彩带等形式,参加各类禁毒公益知识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册,歌唱禁毒山歌300余首。2015年,蓝陈启牵头和侄女、外甥女、女儿组建了“畲之凤”禁毒宣传小分队,向群众宣传禁毒知识,让“远离毒品”的理念通过淳朴的畲乡情谊远传四方。

  禁毒是一场持久战。在浙江,许许多多的专业机构和热心人士都积极参与到毒品预防和禁毒宣传中。

  在浦江,不管是在街道、学校、乡村大礼堂,还是在广场上的演出现场,都能看到浦江禁毒志愿者大队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从预防宣传到矫正帮扶,为戒毒人员提供各种贴心服务,队伍也从去年6月成立初期的300余人发展到了2000余人,包括巾帼禁毒志愿者、蒲公英禁毒志愿者、医疗卫生禁毒志愿者、县府办老年协会禁毒志愿者等26个中队和“禁毒宣传文艺团”“禁毒宣传讲师团”“戒毒爱心帮教团”3个专业队伍,让禁毒志愿服务有了专业平台。

  志愿者们的热情有多高?据介绍,大队每月都会组织一到两场大型禁毒汇演活动,演出服装、宣传物品等支出基本都是志愿者们自费,仅志愿者项殿春就自掏腰包两万余元。

  临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叶小红,创建了艾滋病防治社会组织“临海小红之家”,开展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副校长孙国华以一名灵魂工程师的责任,长期从事青少年禁毒防毒教育;宁波戒毒研究治疗中心潜心研究新型毒品的成瘾机制及防治,迄今为止已收治国内外自愿戒毒病人2万余例……如今,“最美禁毒人”已从“盆景”升级为“风景”,培植起全我省禁毒工作最深厚的土壤。


标签: 禁毒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