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7.7%传递的积极信号 四看浙江经济“半年红”
2016年07月19日 03:22:06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夏丹

  浙江在线7月19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夏丹)7月18日,浙江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悉数出炉,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20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今年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围绕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发力,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二季度好于一季度,也好于全国,实现了半年红。

  看关键改革

  ——供给侧改革见成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全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上半年,浙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绩如何?

  去产能,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下降或增速回落。据省经信委统计,1月至5月,全省共淘汰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涉及企业618家,整治脏乱差和低小散企业(作坊)7112家。随着低端落后产能的退出,今年二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8.2%,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

  降成本,企业生产成本有所控制。1月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8元,低于去年同期的84.7元和去年全年的84.8元,也低于全国平均的85.7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6%,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费用由去年同期的增长5.9%转为下降9.3%。

  短板正在被补齐。今年,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补科技创新短板是其中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今年上半年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5%。1月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0.8%,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8.7个百分点。

  同时,全省楼市去库存成效明显。通过去杠杆,我省企业资产负债率也稳步下降。

  看经济结构

  ——发展结构更趋优化

  调结构,一直是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打出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后,如今浙江经济结构愈趋优化。

  三大产业结构更合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二、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9%、36.5%和62.6%。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2.1%。第三产业赶超第二产业是趋势,也是工业化国家的必经阶段。2014年以来,浙江第三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当年三产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二产。如今,三产占比仍在不断提升。

  产业结构内部更优化。这一点,我省工业结构的变化尤为明显。从产业维度来看,今年上半年,我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8.0%、37.6%和23.0%,高新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45.2%。与此同时,八大高耗能行业增速依然走低。从产品维度来看,今年上半年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2.9%,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高8.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31.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更趋成熟。数据显示,浙江民间资本回归实业的决心初现。相对于全国民间投资加速下滑态势,上半年浙江工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8%,快于我省全社会民间投资增幅8.3个百分点。同时,全省31个制造业中,投资增速在10%以上的有14个,汽车制造、电气机械、铁路船舶航空、医药等产业成为投资新热点。与此同时,民间资本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持续走低,今年上半年下拉民间投资增速2.0个百分点。

  出口结构更显良性。据杭州海关快报数,今年上半年,我省进出口总值10261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回升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164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比一季度回升6.9个百分点;进口2097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4个百分点。三项指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出口增速也高于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等出口大省、市,出口占全国份额为12.8%,比一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上升0.9个和0.6个百分点。出口结构不断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良好,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

  看增长效益

  ——经济运行提质增效

  发展质量高不高,主要看3个关键指标——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呈现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城乡居民收入同步较快增长的特征。

  今年上半年,我省财政总收入5209亿元,同比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43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2个和1.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2617亿元,同比增长12.6%。

  企业利润方面,今年1月至5月,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实现利润总额1523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高于去年全年1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0.2个百分点。38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整体盈利,其中27个行业利润增长,比一季度增加6个,汽车制造、电力、电气机械、石油加工、医药、通信电子六大行业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77.4%。

  今年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8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6.6%。其中,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519和13043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同比增长6.2%和6.7%,增速高于一季度0.6个和0.4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两个季度增速下降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我省居民收入增长主要有两大因素推动:一是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7%,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6%;二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速比较快,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9.8%,两者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7.3%。工资性收入增长,表明企业发展向好最终落实到了员工头上;转移性等收入增速快,意味着政府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越来越惠及老百姓。

  看发展动力

  ——新旧动能加速更替

  完成新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的一些亮点。

  七大万亿产业表现抢眼,逐步成为浙江制造的领航者。今年1月至5月,我省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了12.1%。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信息经济核心产业、节能环保、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其中,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长最快,达到12.8%。

  大企业、大项目增势良好。今年1月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的利润增速由去年同期的4.2%提高至20.1%,对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高达42.5%,远高于中、小型企业。上半年新开工项目中,投资额在10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个;在1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有132个,比一季度增加87个,同比增加68个。

  与此同时,在浙江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下,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高涨。从省工商部门提供的数字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的市场主体规模达497.6万户,其中,企业156.6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5.9%。

  这些数据表明,浙江经济新动能在不断集聚,必将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标签: 经济;发展;转型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7192659467976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