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常山江,宋诗之河
2018年11月11日 07:46:32 来源: 浙江在线 叶美峰

  百里常山江在常山建县1800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尤其是在宋代,常山县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文化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常山宋诗目前搜集到的就已有1000首之多。常山江上闪耀着灿若星辰的宋代名人足迹和动人诗句,在以“唐诗之路”著称的千里钱塘江上可谓独树一帜,堪称是一条文化史上的“宋诗之河”。

  宋代是常山文化发展最辉煌的朝代,大批常山历史文化名人成长于这一时期。常山自古人杰地灵,但于有宋一代文化为最盛。常山历史上总共出过137名进士,仅宋代就占了95名。宋代常山的第一个进士、吏部尚书汪韶,一门书香极盛,后辈多学有所成,创造了“一门十八进士”的惊人纪录。章舍贤良王氏,弟子侄皆登进士第,时有“一门九进士,历朝笏满床”之誉,尤其是王介与当时的社会名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等人交往甚密。在皇帝亲自监考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中,仅三人入选,苏轼第一,王介第二,苏辙第三,其才气可见一斑。何家乡江氏历代进士的人数非常可观,共19名进士,被誉为“一门三御史”、“九子十登科”的显赫门第,南宋宰相文天祥曾为《江氏宗谱》题书“御史之家”。像这样许多家族式集群登科进士现象,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在古代能够进士及第的文人,一般都擅长吟诗作赋,假如当时有记录,定然是数量惊人的诗歌宝库。

  在宋代,常山江乃是连接南方八省的必经水道,沿岸风景秀丽、风情独特,吸引大批南来北往的诗人赋诗吟咏。常山江古称“金川”,自古以来就是水陆转运、舟车汇集之地,宋室南渡以后,更是两浙连接南方诸省的重要枢纽,繁华一时,古诗云“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那种白天千舟竞渡、夜晚灯火通明的景象,可以想见当时经贸之繁华。常山江又是一条景观之河,沿江古渡众多,从石门佳气到十里长风,从紫港浮桥到招贤古渡,“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南来北往数以千百计的迁客骚人无不为之流连忘返、赞叹倾倒,览物之情更是一发而不可收。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游历常山,在诗中描写常山的诗人有一百多人,尤其以宋代为最多。曾几、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朱熹等诗坛鼎鼎大名的巨匠均赫然在列。江西诗派的诗人曾几在游历常山三衢山时,凭借一首七言绝句《三衢道中》声名鹊起:“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以一诗登上“巨匠”行列,成为迄今古诗中描绘衢州的知名度最高的经典作品。

  “南宋四大家”之一杨万里写过与常山相关的诗歌多达四十几首,其中收入《诚斋集》流传于世的就有25首之多,很多常山古地名可以在他的诗中找到,尤其以写招贤渡的诗最多,如《过招贤渡》:“归船旧掠招贤渡,恶滩横将船阁住。风吹日炙衣满沙,妪牵儿啼投酒家。一生憎杀招贤柳,一生爱杀招贤酒。柳曾为我碍归舟,酒曾为我消诗愁。”特别是“一生憎杀招贤柳,一生爱杀招贤酒”这两句诗,许多招贤人随口能哼、耳熟能详。

  “宋室南渡”对民族历史来说是“靖康之耻”,但大批名臣巨匠的到来寓居,给偏隅江南的常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随高宗南渡漂泊到南方的大量北方士人,成为“南漂一族”。为了解决这些士人南渡以后无处安身的状况,高宗专门下旨,允许他们到寺观寓居。宋人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许占寺院》记载:“南渡之初,中原士大夫之落难者众,高宗愍之,昉有西北士大夫许占寺宇之命。”由于寺庙众多,常山于是成为众多“南漂一族”的安身之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寄居黄岗山万寿寺的,以丞相赵鼎为代表的“三贤”。

  《常山县志》卷十八《建置·寺观》载:“永年寺,在县北三十里,唐大中十年间建,宣宗赐额,曰容车,宋雍熙改元更万寿罗汉寺,祥符六年改赐今额,赵鼎、魏矼、范冲避地南来尝寓此寺。”赵鼎被《宋史》誉之为“中兴贤相之首”(“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在两度遭遇贬谪的日子里,他都寓居在万寿寺,由于赵鼎曾是当朝宰相,多年积极举荐人才,在当时深孚名望,已有“文坛领袖”之称,仅在常山,赵鼎留下的传世至今的诗歌就有80多首。由于赵鼎的关系,常山在当时一度成为浙西“文人聚会的中心”,如果能把这些名人在常山留下的诗歌搜集起来,堪称蔚为壮观。

  宋代的灿烂文化,为常山留下了无比丰厚的文化遗迹和文物留存,而宋诗则是宋代留给常山最重要的文化瑰宝。现在搜集到的近千首宋诗,只是常山宋诗中的部分精华,但窥一斑而知全豹,可以想见常山宋诗的辉煌历史和深厚底蕴。将常山江“宋诗之河”作为钱塘江诗词之路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出来,既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常山建设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江南水乡风物清嘉文化名县”的盛举。

标签: 常山;进士;赵鼎;常山县;钱塘江;宋诗之河;唐诗之路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