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20-01-13 03:36:09 来源:浙江在线

  一、2019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年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认真执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深入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突出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以“三服务”的非常之功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3%、9.4%。良渚遗址申遗成功,进一步增添了浙江大地的厚重感和知名度。

  (一)着力稳企业稳增长

  实施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31条,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出口增长10%。新一轮减税降费成效显著。全年为企业减负2280亿元。基本完成清欠工作,清欠率全国第一。深入实施投资新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预计进出口总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其中出口增长8.5%。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6%,网络零售增长18.1%,跨境零售增长35.3%。

  (二)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重大风险有效防控。不良率降至0.91%。精准脱贫有力有效。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3%;低保标准实现城乡同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7980元。污染治理成效明显。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1微克,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91%,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7%。全面推进“垃圾革命”。

  (三)着力强创新增动能

  科技新政人才新政扎实推进。研发投入增长1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7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1000家。新增发明专利3.4万件。新增两院院士7名。11个设区市全部实现人才净流入。新增“浙江制造”标准565个、“品字标”企业345家、上云企业6万家,在役工业机器人达到8.9万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率先开展5G商用。首个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落户浙江,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7家、隐形冠军及单打冠军企业82家,“雄鹰行动”新培育企业68家。

  (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实施“10+N”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化行动。41件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可办比例达80.5%,跑零次可办比例达97.4%,“一证通办”民生事项比例达91.4%。“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深化,规上工业亩均税收30.5万元、增长8.9%,亩均增加值122万元、增长16.5%。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预计增长11%。

  (五)着力落实国家战略举措

  率先编制实施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启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浙石化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油气储备能力达到3100万方,保税燃料油供应突破400万吨。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1年蝉联世界第一。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长10%。

  (六)着力推进“四大”建设

  打造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等高能级平台,首批7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制定实施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谋划建设十大名山公园和十大海岛公园。建成铁路杭州南站,杭州湾大桥北接线二期、甬台温沿海高速公路复线如期通车。全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萧山机场客流量突破4000万人次。加快建设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推动甬舟、嘉湖一体化发展。

  (七)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深化“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新时代美丽乡村全面创建。新增A级以上景区村庄3018个。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1140万亩。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76%。新增522万农村人口喝上了达标饮用水。

  (八)着力推进文化浙江建设

  8名代表入选“最美奋斗者”。完成107个重点乡镇、1228个薄弱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任务。新建农村文化礼堂3282个。送戏下乡2.5万场,送书下乡345万册。文化产业增加值4600亿元、增长10%。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全面实行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建成县域医共体161家。在全国残运会上取得金牌数、总奖牌数“双第一”。城镇新增就业125.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5.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4.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461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30万人。棚户区改造新开工22.2万套、建成11.95万套,提前完成国家棚改新三年攻坚任务。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恶团伙1040个。全力以赴防御超强台风“利奇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35.7%、死亡人数下降34.2%。

  (十)着力提高政府履职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标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实施政府“两强三提高”行动计划。政府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浙里办用户超过3000万,浙政钉用户数达到123万。狠抓“基层减负年”各项任务落实,大力整治“文山会海”,压减会议41.8%、文件35.6%。

  二、2020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紧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持续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建议202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6.5%,在高质量基础上能快则快;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有效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目标。

  具体工作中,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稳”字当头、“进”字为重、“好”字为本、“俭”字为要,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全面推进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谋划实施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一要为发展聚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机制扩大内需。抢抓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全面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健全逆周期调节机制,着力抓项目、扩投资、拓市场、促消费,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领域集中,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二要为企业赋能。以“绣花功夫”精准服务企业,突出信心赋能、创新赋能、金融赋能,创新政策供给和制度供给,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大力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对民营企业真重视真关心真支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要为小康增色。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金融风险防控三大攻坚战。用心办好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全力补齐短板,扎实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要为治理提效。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用好省域治理现代化十招,发挥制度优势,提高治理能力。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蕴含的理念方法作风运用到各方面各环节,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百姓受益。

  围绕以上要求,着力抓好九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力稳企业稳增长

  制定实施一批新的降本减负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负2700亿元。实施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更好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加大金融风险防控化解力度,加大政策性纾困力度。深入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大力推动浙商回归。大力实施“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全力稳外贸稳外资。全面实施稳外贸政策,做实“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系统,拓展多元市场,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制定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夜间经济数字化。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

  (二)联动推进创新强省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培育发展数字安防、汽车及零部件、绿色石化、现代纺织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双千亿”工程和块状特色经济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大力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推进“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加快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科技创新高地,谋划建设新材料科技创新高地。着力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平台、人才、政策、要素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实施科技创新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深入实施“双倍增”计划。

  (三)以“四大”建设为载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合力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小洋山全域一体化开发,推进长三角联合创新基地等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协同推进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三廊四新区”建设,推动环杭州湾城市群加快发展,扎实推进大湾区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推动衢州、丽水大花园核心区建设,串珠成链推进“四条诗路”千万级核心景区建设,有序推动景区门票降价。聚焦“三个1小时”交通圈目标,高水平建设交通强省。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实现“县县通高速”。探索建立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挂钩机制,切实提升大都市区能级。推进特色小镇和未来社区建设。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擦亮“最多跑一次”改革金名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深化标准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公共信用工程。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1+6”行动。全面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实施竞争性的差别化政策供给,全面整合各类开发区(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深入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高质量完成三年改革试点任务。着力打造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加快建设油气全产业链。积极推进自贸区扩权扩区改革。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大力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深化“四港”联动。

  (五)加快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高质量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确保全省PM2.5平均浓度稳定达标。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确保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88%,彻底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确保近岸海域水质、入海河流(溪闸)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面推进治废工作,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创建。支持金华开展垃圾革命试点。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力争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和零填埋。全面打响工业垃圾歼灭战。

  (六)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力争全国文明城市设区市全覆盖。做好良渚遗址保护利用。加强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完善“浙江智慧文化云”。加快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先行区。实施一批诗路文化标志性项目,推进10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七)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发挥市场化机制,更好推动“两进两回”。建设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压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培育美丽乡村示范县10个,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5000个。推进“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500个。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成善治示范村2000个。加快建设数字乡村。

  (八)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

  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抓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低收入农户最低收入水平达到年人均8000元以上。启动第四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园全覆盖。推动城乡孩子同教育同培养。积极稳妥深化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加强设区市基本医保制度统一和大病保险统筹。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发展住房租赁业,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高水平建设平安浙江。加强安全生产,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大力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快防台防洪排涝等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共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九)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决策部署,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以百姓之心为心,推进“三服务”制度化长效化,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10%,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压减不低于5%,三公经费压减不低于5%。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浙里办、浙政钉功能集成优化,打造高效协同的整体政府。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加强廉洁政府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标签:编辑:郭海峰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