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4日讯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和最大资源,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家是浙江的宝贵财富。
民营经济强则浙江强,民营企业好则浙江好。
昨天,省人大代表审议了《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促进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颗定心丸。
政府该如何服务企业 答案就在“三个赋能”中
省人大代表、 杭州市西湖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 董毓民
昨天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杭州代表团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条例》,代表们的发言踊跃而热烈。
与会的省人大代表、杭州市西湖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董毓民告诉钱报记者,大家都认为,这一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在全国省域层面首开先河,回答了公平准入、企业融资、权益保护、民企规范健康发展等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体现了对民营企业的真重视、真关心、真支持。
“这对浙江的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无疑是个很大的利好。它会为浙江省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证,更能鼓舞浙江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与企业的发展中去。”董毓民说,作为区级政府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条例》正式出台后,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执行好。
政府到底该如何服务企业,是董毓民经常思考的问题,“这次,袁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绣花功夫’精准服务企业,突出信心赋能、创新赋能、金融赋能。”董毓民觉得,这三个赋能,正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当前,确实有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但我认为除了信心,更重要的还有耐心。”董毓民说,许多初创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往往初期投入很大却未必能很快见到效益,除了企业家要有情怀,要耐得住寂寞,对政府来说同样要有耐心,“执政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和态度,对企业要更有耐心。”
董毓民认为,政府要树立一个导向,服务企业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财政奖励和返还,而应该通过不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企业的承诺说到做到,对企业的服务到底到位,通过生态环境、产业环境的打造,让企业真正安心地住下来。
金融赋能,董毓民认为地方政府也可以做很多协调工作,“今年,我们区已经启动的老商圈、老楼宇‘两老’改造中,也将这项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就是在不断走访中,了解这些年轻人的困难,解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能在西湖区信心满满地留下来。”
董毓民认为,对企业来说,最好的政府,应该是既离不开又可以忽略的政府。“企业遇到困难,政府找得到、帮得上,这是‘离不开’;没有事情的时候,你甚至可以忽略它,把精力更多地投在经营、创新、开拓市场上。我们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它充分考虑了企业家们的想法
省人大代表、浙江华联商厦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军
从1997年算起,省人大代表杨军和华联商厦已经度过了23个年头,在这个时刻看到《条例》出台,“这是全国省域层面首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它的出台代表了政府的一种导向,更多鼓舞了我们这些企业家的信心。”
在杨军看来,这部《条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条例》强调民营经济强则浙江强,民营企业好则浙江好,“这无疑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次《条例》制定,先后召开了省市县各类座谈会论证会50余次,累计征求意见达1200余人次,收集修改意见1500余条。去年12月10日,省人大在绍兴召开关于制定《条例》的座谈会,杨军和其他11位企业家也参加了座谈。
那次会上,他主要提了三个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希望工商业联合会能够更好地成为民营企业的依靠,帮助构建起政府和民营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这次,他欣喜地看到,《条例》中对工商联、商会的作用做了明确规定,“这让我感受到,《条例》是充分考虑了企业家们的想法。”尤其是《条例》中涉及保护民营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合法权益的章节,杨军说其中有不少细节,对于未来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他坦言,“就拿这个行政审批中的中介服务事项来说,过去有的做法不太透明,而这次《条例》中就明确有,要避免行政机关利用职权制定或变相制定中介服务机构的规定。”
营商环境给力,企业自身也要努力
省人大代表、金帝集团董事长 诸建勇
“在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特定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美贸易摩擦等背景下,浙江率先在省级层面出台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只能说,来得太及时了,给民营企业增加了信心。”诸建勇感慨。
《条例》中的每一项,他都仔细地看过,做上标记。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条例》中有了相关政策,“以后,融资也是有法可依了。”同时,他也很看重对企业的保护这一块。“《条例》中有对破产企业信誉修复的保障,让企业有重生的机会,对创业的人来说是巨大的鼓舞,宽容失败的态度是很难得的。”
另外,《条例》中对“走出去”的企业有了支持和帮助,包括法律风险的管控和当地情况的培训等,“政府已经给我们创造了非常给力的营商环境,我觉得企业自身也应该更加努力。”诸建勇说,企业一定要科技创新,抓住数字经济、5G时代的新机遇,接轨新思想,才能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金帝集团目前已经走出国门,在缅甸也有公司。而这样走出去的企业绝对不是少数,“因为不是非常了解当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所以在刚进驻的时候会遇到困难。”诸建勇就拿取得土地使用权来说,像越南、缅甸的土地是私有的,在获得土地使用权时需要承受的法律风险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在交易过程中出现被动,即便打官司都会很艰难,势必影响整体投资计划。“我们经常会看到韩国工业区、日本工业区,我认为是可以效仿的。所以我建议,对于走出去的企业,政府可以出面与投资目的国进行磋商解决土地问题,集中解决走出去的企业的需求,比如打造浙江工业区,为计划走出去的企业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