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炭梅失宠,东魁走红 今年杨梅市场“咖位”有变
2020年07月15日 04:09:36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杨希林 郑剑瑾

进价60多元一斤的东魁

  浙江在线7月15日讯 据气象预报,我省今年“超长待机”的梅雨季即将和我们告别,这也意味着水果摊上一颗颗酸甜杨梅即将落市。不少爱赶新鲜摘杨梅的游客发现,今年去杨梅果园,树上能找到的好炭梅比往年少了,这是怎么回事?

  雨不停地下

  露天种的杨梅味道差了

  萧山区龙泉寺附近,经营数十亩杨梅地的杜宇科,6月8日迎来了采摘杨梅的第一批顾客。“这批客人以家庭为单位,年轻人居多,大部分都是为了尝个鲜,想过来尝一下新鲜的萧山早色杨梅。”然而,今年游客随手打下来的杨梅,不是软软塌塌,风味尽散,就是颜色太红,尝上去口感偏酸。来采摘杨梅的游客吃了一口,就面露尴尬之色,而果园主人杜宇科,心情也不好受。

  据悉,萧山区的杨梅种植面积有1万余亩,采摘早且采摘期长,是萧山区农业收入中占比较高的产业。而杜宇科家的果园,位于萧山所前镇。这里种的早色杨梅不仅产量高,而且是萧山的特色品种,果大、核小、肉柱圆、汁多味甘。“我们主要做熟客,有游客想过来体验一下杨梅采摘,我们也欢迎。”杜宇科说。

  “今年天气情况特殊,杨梅开花时间比往年提前不少,导致我们掌握不好时机,影响了单果品质;同时6月初温度上升较快,部分杨梅早熟,梅雨提前,降雨量远超同期。暖冬,天气热得太快,加上又撞上梅雨天,让头批早色杨梅口感下降,流失了不少老客户。后来,不少想在6月上旬来采摘的游客,都被我回绝了。杨梅每年只有一个月的市面,我宁愿刻意减量,也不想影响口碑。”和杜宇科一样苦恼的,还有余姚、慈溪多家杨梅采摘园经营者。

  慈溪一家杨梅观光园的负责人就表示,自家种的是荸荠种露地杨梅,受暖冬影响挂果率高,但杨梅果个也因此有些小,再加上今年雨水多,光照少,树上杨梅不仅甜度不够,还容易烂,没有什么采摘希望。“6月中上旬,天气好一点,还有客人会过来采摘。中下旬几乎没有游客。我们只好出售少量篮装杨梅给部分想要订购的客人,每篮120元。”

  而余姚一家杨梅观光园负责人表示,由于疫情影响,加上梅雨天,今年来果园内采摘的客人,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后期,由于自家露地炭梅的品质差了点,连摘都没去摘。

  东魁杨梅个大产量高易保存

  前年开始,炭梅逐渐失宠

  红石菜场的“杭霞水果摊”摊主夫妇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杭州卖了几十年杨梅,以前的市场,余姚、慈溪杨梅最多,这几年不行了,个太小,而且口感差。“余姚、慈溪炭梅,个头小,同样十几二十个,分量要小很多。我们卖杨梅毛利差不多,每斤赚五元左右,当然愿意卖分量重的杨梅。

  每年杨梅季和梅雨季撞一起,仙居、兰溪的杨梅,大棚种的更多一些,口感上受影响小一些,而余姚、慈溪炭梅,露地种的居多,今年雨水又特别多,口感偏酸,整体不如东魁杨梅好卖。”“杭霞水果”的老板说,今年是杨梅大年,自家店卖掉了几万斤,但没卖过炭梅。“最贵的昆明东魁,68元一斤,我一天也能卖掉几大箱。”记者随后走访了周边的菜场和水果摊,情况与“杭霞水果摊”类似。

  “余姚、慈溪炭梅很有名,但是由于产量低,基本上只能满足当地市场。”百果园某区域负责人则表示,“杭州人还是喜欢吃仙居东魁,云南和福建的东魁居第二梯队。”

  慈溪麦田水果的负责人杨小姐告诉记者,她卖了八年水果,杨梅年年卖,但现在外地杨梅行情略好些。在杨小姐印象中,余姚、慈溪本地杨梅失宠,大约是从前年开始。“这个杨梅季,我大概卖了几万斤杨梅。兰溪东魁占50%,仙居东魁占30%,炭梅只有20%。”

  想不到如今杨梅竟然是东魁的天下了——这样的调查结果,出乎很多老杭州人的预料。毕竟多年来,在吃货眼里,浙江杨梅,基本是三分天下:余姚、慈溪炭梅皮薄汁多,口感软糯,胜在新鲜,适合当地市场;兰溪、仙居东魁个大味甜,上市时间晚,可以寄给省外亲友;还有上虞白杨梅,颜色从粉红到乳白不等,口感虽然不比炭梅强,但胜在新奇。

  目前,浙江杨梅,基本以荸荠杨梅和东魁杨梅为主。荸荠种,原产地余姚、慈溪,也叫炭梅,成熟时果面紫黑色,6月中旬至7月初成熟,采收期达20天,缺点是雨水多的天气不易保存;东魁种,原产地黄岩,是目前果形最大的杨梅良种,俗称"乒乓杨梅",成熟时深红色或紫红色,汁水相对前者较少,甜酸适中,味浓,主产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采收期10至15天,储藏、运输性强。比起易发烂的炭梅,东魁更适合外销。

  今年种植露地炭梅损失大

  专家建议种植户采用大棚种植

  中国园艺学会杨梅分会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浙江各地杨梅品质都不错,种植方法也大同小异。“在浙江,杨梅的品种还有许多,比如特早梅、丁岙梅、萧山的早色杨梅、迟色杨梅……等等。只不过今年头批炭梅口感差,影响了接下来的整个炭梅市场;再加上后来居上的东魁口感好,产量大,上市时间长,梅雨天更易保存,久而久之,就给人‘东魁更好吃’的感觉。”园艺学会专家这样解释。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则表示,东魁今年在省内市场“压”炭梅一头,也与产量有关。数据显示,近五六年来,浙江省杨梅市场上,东魁总产量约占50%,炭梅占30%左右,其他如萧山杨梅、温州丁岙梅等当地特色品种,产量均在1%左右。

  “东魁杨梅的个头大,汁水少,物种的环境适应性和果实的储存、运输性都比炭梅强。”如今,浙江种植杨梅的基地大部分都分布在沿海地区,考虑到运输过程长,果农都选择大面积种植东魁,比如兰溪,已有10年左右的大棚东魁种植历史。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果农就放弃炭梅。“无论是兰溪、余姚还是慈溪,果农们既种东魁,也种炭梅。”一来,炭梅在浙江的种植历史悠久,农户不轻易改变品种;二来,炭梅主要供应当地市场及采摘游客,今年受疫情和梅雨天影响,炭梅的确受损,但不能因此抹杀炭梅整个品种。

  专家还表示,近年来,浙江一直在实施水果产业提升工程,有条件的地区,还推行大棚避雨栽培。“今年种植露地炭梅的果农、采摘园主,损失严重。露地炭梅本就是‘靠天吃饭’,受气候因素影响大。想要改变现状,建议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引进大棚避雨种植技术。”

标签: 责任编辑: 吴珂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炭梅失宠,东魁走红 今年杨梅市场“咖位”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