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阿里新制造平台首家样本工厂亮相——
犀牛工厂会是浙江制造的好老师吗
2020年09月29日 04:24:12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章卉 来逸晨 见习记者 杨颜菲

2236.jpg

犀牛工厂生产车间内机器人配货实现“货找人”。

  浙江在线9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章卉 来逸晨 见习记者 杨颜菲)三年磨一剑。9月中旬,阿里巴巴犀牛工厂在准备了3年之后正式亮相。

  作为马云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提出的“五新”(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中的最后一块拼图,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从一开始就赚足了眼球。阿里新制造一号工程犀牛工厂,则是“犀牛智造”平台打造出的首家样板工厂。那么,犀牛工厂会成为浙江传统制造的好老师吗?

  高效生产

  让“什么火就造什么”成为可能

  一片布料在犀牛工厂里是这样成为一件衣服的:运送物料的小机器人在地面划定的红线里,一趟一趟地将物料准确送往流水线上的下一个环节;智能缝纫机上,早已设定好的不同衣服的制作工艺,只需要点击选择,就可以按照程序进行制作;灵活的机械臂吹起一阵强度适宜的风,把已经完成印花的布料吹起,夹住,转个方向放在指定的区域,进行下一步流程……一件卫衣就完成了。与此同时,款式完全不同的一款衣服正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进行着制作流程。

  这样的场景就出现在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

  4年前,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五新”。所谓新制造,阿里巴巴给出的定义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需求和技术双轮驱动,重构供需关系”。

  “犀牛智造”从服装产业切入新制造,实现“定制服装批量化生产”。虽然之前一直秘而不宣,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犀牛智造”已经为200位淘宝天猫商家、主播等提供了生产服务。测试结果显示,高度数字化的犀牛工厂能够承接更多个性化、小规模的订单,同时又可以保持低成本和高效率。“犀牛智造”能缩短75%的交货时间、降低30%的库存,甚至减少50%的用水量。

  根据“犀牛智造”的负责人介绍,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打通供需两侧:在需求端,打通淘宝天猫,为品牌商提供销售预测,让按需生产可规模化实施;在供给端,通过柔性制造系统,犀牛工厂可实现100件起订,7天交货。这些是“犀牛智造”的优势。通过“犀牛智造”的高效生产,未来“什么火就造什么”将成为可能。

  2020年,“宅经济”让直播带货更为火爆,董明珠、郭广昌、罗永浩等知名企业家纷纷走进直播间。入局者激增、直播火爆的同时,被曝光的退货率引发广泛关注。横空出世的“犀牛智造”是阿里的一步妙招,既可借势火爆的直播浪潮,又能防止因库存准备不够、卖家发货速度太慢带来的退货潮。

  犀牛工厂也被联合国认定为服装行业的全球首家灯塔工厂。“灯塔工厂”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及麦肯锡从全球上千家制造企业中考察选择出的优秀企业,“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灯塔工厂中,阿里巴巴是唯一一家科技企业。

  双向赋能 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9月末,杭州余杭,一场特别的时装秀在犀牛工厂内上演。60多款淘宝iFashion商家的精选时装款式陆续登场亮相。不同的是,这一次,专业模特们展示服装的舞台并不是秀场T台,而正是在它们“出生”的地方——经过改造的服装智造生产线。

  小众的品牌、潮流的设计、特殊的舞台,光影交错之中,淘宝用一场大秀传递出一种信号——“犀牛智造”的目标是“快时尚”。“快时尚品牌的特点是款式多,供应链非常柔性,按需生产。”淘宝行业负责人张凯夫表示,犀牛工厂的意义,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之提供高效可靠的供应链支持。

  阿里驾着“犀牛”,蛰伏3年躬身入局服装业,意欲何为?

  “淘宝捧红了大量的独立设计师、网红达人。他们具备潮流原创设计的能力,但是对于开店运营缺少经验,也难以对接生产制造。淘宝iFashion平台的作用就是为他们提供服装创业的指导建议,并帮助他们解决供应链的问题。”一位淘宝服饰行业的从业人员道出了奥秘。

  “100件起订,最快7天交货”的犀牛工厂,便是淘宝为这些中小内容型商家解决供应链短板的存在。也因此,业界有人在探访了实地后直言,犀牛工厂就是淘工厂的升级版。据悉,目前已经有200多家淘宝iFashion商家通过犀牛工厂下单生产。

  在商言商,作为新制造样板的犀牛工厂,未来阿里是要将它复制到全国各地的。“阿里新制造的两头都是小,不仅服务中小商家,也赋能中小工厂。”阿里更愿意视之为一种赋能。面对这一“新物种”,浙江传统服装制造企业感受如何?记者走访杭州、宁波等地的中小服装企业,做了一番微调查。

  “犀牛工厂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出口型企业打开内销市场的便捷途径。”宁波一家中小型外贸服装厂的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这家企业主要为国际大牌、潮牌进行贴牌代工。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在智能智造、生产自动化方面的持续投入,他们自以为拥有足够的产能储备和生存韧劲,孰料在今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已渐渐消退,目前我们的外贸订单情况已恢复稳定。虽然现阶段我们依然能在自己独立的小王国中游刃有余,但未来如需转战内销市场,我觉得与连接着广泛服装设计智慧与消费者基础的犀牛工厂合作,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他表示。

  诺力集团副总经理、容智企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晋经历过从大生产到产业转化再到智能化的全过程。在他看来,“犀牛智造”更像是服装行业典范的升级版。“阿里把原有的概念赋予更新的东西,把从C端反映出来的需求、数据转化到设计里,然后再定制化,小批量、多品种,实现了百件起订。现阶段如果我们的工厂,能让产品全生命周期都用数据管控起来,做成数字工厂,我们的制造业就非常强了。”范晋说。

2237.jpg

9月16日,位于杭州余杭的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揭开神秘面纱。

  未来可期 智能化改造应注重差异性

  “中国的内需还远远没有被发掘。未来,中国14亿人口的内需会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马云认为,互联网的数字经济正在聚集这种强大的内需力量。当下,中国内需潜力正在被激活。阿里的新制造可以让国内需求侧与工厂的供给侧打通,促进双循环更稳健的发展。这头犀牛可谓生逢其时。

  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阿里的入局搅动了一池春水。“姚老师,犀牛工厂这个模式我们能不能拿来用?”这段时间,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姚信威接到了大量的咨询电话。

  “‘迅犀’是阿里针对服装行业中小厂家的一次尝试,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很多时候,不同行业智能化改造打通的技术水平、难度都是不一样的。”姚信威经常要到各地讲学。浙江正在打造先进生产制造基地,各地积极性都很高涨,也舍得投入。姚信威建议不同地市、不同平台应注重差异化,在块状经济的基础上作差异性的发展。

  “犀牛工厂”话题的高关注度更得益于首家犀牛工厂诞生于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认为,“犀牛智造”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把服装工业的工艺、技术、经验、知识全部数字化或软件化,变成可以复制的,从而实现边际成本下降甚至趋零。这样能为服装制造的所有中小企业提供很好的服务,让他们用得起、用得上、用得了。这比改造一家工厂的意义更大,而且今后的价值会更高。

  在采访时一些专家指出,所有的设备、所有的流程、所有的装置,能够对所接受的一些信息产生制度反应,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就目前获知的信息,阿里犀牛工厂还远远没有达到智能的程度,只是提高了自动化水平,眼下去评判其对行业、对浙江制造的影响尚为时过早。

  省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刘亭认为,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结果。和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并行不悖的数智化转型和数智经济发展,将是中国后发赶超、换道跨越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也是“十四五”规划期发展的重心和希望所在。未来,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拥有控制权。

  深一度

  推广智能制造 需要“五链协同”

  金雪军

  近年来,传统制造业强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再工业化”国家战略:美国大力实施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先进制造业领导力计划,日本推出“数字新政”和“超智能社会5.0”战略,德国在落实“工业4.0”计划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国家工业战略2030”计划。纵观各国的“再工业化”战略,虽然提出背景有所差异,但均异曲同工地表达了同一主题,即依托数字赋能和智能制造提升本国制造业竞争力。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制造依托于五大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其中,人工智能为数字智能,大数据为数字资源,物联网为数字传输,云计算为数字平台,区块链为数字信任。五大技术交叉融合,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底层逻辑从“物”到“数”、从“劳动力”到“计算力”的深刻转变。

  数字时代推广“智能制造”需要实现“五链协同”——“整合产业链、完善设施链、优化政策链、激活资金链、培育人才链”,围绕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以设施链为基础,动态联动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上的不同主体、不同要素。

  整合产业链: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运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推动生产模式由企业主导向消费者主导(C2M)转型。以协同制造平台整合企业分散制造能力,以网络化协作弥补单一企业资源不足,实现“数据信息畅通、供需产能对接、生产过程协同、员工资源共享”。

  完善设施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企业“上云用云”

  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大脑、工业互联网、“5G+4K”等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云+智能”融合,加快企业设备和系统上云,为制造业安上智能的“大脑”、接上互联网的“云端”。

  优化政策链:加强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创优税收政策环境

  政府可从成本上为企业“减负”,解决智能制造企业改造成本难以消化的问题。其中,技术改造资金、设备购置补贴等专项扶持基金和所得税抵扣、进口税收优惠等税收激励可以分别起到“拉一下”和“推一把”的效果。

  激活资金链:多渠道提供金融扶持,加大银行信贷纾困力度

  多渠道提供金融扶持,完善产融对接服务,降低信贷融资成本。多措并举运用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抵质押、商业保理等方式扩大对智能制造企业的融资供给,提升企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培育人才链: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健全人才培训机制

  强化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破解高素质人才紧缺和产学合作受阻问题。鼓励智能制造企业主动对在“机器换人”中腾出的剩余劳动力进行转岗升级培训,夯实智能制造的智力要素支撑。

  (作者系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标签: 犀牛;制造;智能;生产;阿里巴巴;互联网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zjxw/202009/W020200929342533968903.png

犀牛工厂会是浙江制造的好老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