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浙江在线7月6日讯 近日,来自岱山衢山的王先生被蜱虫叮咬后,重度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被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舟山医院定海院区6天5夜的积极治疗,终被抢救过来。
老人今年72岁,他说在自家小区里散步时,感到被什么虫叮咬了一下,之后便出现高烧、乏力现象。舟山医院定海院区医生谢海波说,老人到当地疾控部门检测过,发现病毒反应呈阳性。6月19日被送往舟山医院定海院区,最终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谢海波说,新型布尼亚病毒目前主要由蜱虫叮咬传播,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目前,舟山市四个县区均已发现报告病例。监测发现50岁以上的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该人群多居住在山脚下的村舍环境中,可能与该群体与蜱虫的接触机会和免疫功能状态有关。
据舟山市疾控部门介绍,该新型布尼亚病毒在我国河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均有病例报告,其中部分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目前,监测研究发现该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传播,已发现部分家庭聚集发病疫情。
舟山市疾控专家提醒市民,4~10月是蜱虫病的好发期,其中5~7月是高发季节。如外出到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建议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裸露的皮肤可涂抹驱蚊剂。
劳作结束后,应自己或请家人重点检查头皮、耳后、颈后、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等皮肤处是否有蜱虫叮咬,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或用烟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蜱虫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有蜱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活动史或叮咬史。
据了解,舟山市卫生和计生局高度重视社区防控工作。2016年,舟山市在岱山县的蟹钳岙和双合社区开展蜱虫试点消杀工作,主要是针对社区外环境和房屋周围的蜱虫消杀,以及鼓励居民开展家养动物的消杀,目前已经开展3次消杀工作,两个社区未发生新发病例。同时,在岱山、定海和普陀选取四个示范社区开展综合防控,开展包括综合环境整治、健康教育进社区、病例家庭环境调查、人群血清学监测等方面的综合防控工作。
据悉,早在2014年,舟山市已明确将“开展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与IgM抗体监测”作为重要研究目标,市卫生和计生局每年安排10万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用于舟山医院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防治经费。
网络图片
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虫也叫壁虱,鳖吃,俗称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蜱虫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蜱虫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虫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