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赛事与城事

字体:
—2023—
03/07
11:31:13
2023-03-07 11:31:13 来源:浙江宣传

  “很快亚运会就将在杭州召开了,希望更多的世界各国友人和我们一起来见证活力四射的中国。”日前,在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7日,杭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200天。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筹办紧锣密鼓,这场赛事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前不久结束的杭州市两会明确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确保亚运后的杭州发生质的飞跃。

  在国内,继北京、广州之后,杭州成为第三座举办亚运会的城市。那么,亚运会究竟能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办好一个会”与“提升一座城”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们来“剥剥洋葱”。

  

  过去的2022年是体育大年。北京冬奥会拉开一年的序幕,年末的卡塔尔世界杯又为之画上休止符,给世界体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两笔。女足亚洲杯上,中国女足逆转韩国、时隔16年再夺冠,带给中国球迷久违的沸腾。

  一场体育盛会,会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我们不妨先看看历史。

  往远处说,1990年北京亚运会,熊猫盼盼的风头一时无两,《亚洲雄风》唱遍大街小巷;2010年广州亚运会出了个“小蛮腰”,至今仍是地标,而林丹和李宗伟决赛时的对手缠斗、英雄相惜,更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往近处说,卡塔尔凭借一届被誉为“铸造了光荣与历史”的世界杯成功“出圈”,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场举世关注的“热闹”,也让全世界领略了这个波斯湾国家经济的实力和“值得一游”的魅力。

  可以说,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身的独特记忆锚点。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会给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留下独特身份标识,如奥运会和巴塞罗那、世界杯和意大利、环法自行车赛和法国。

  持续在国际舞台的曝光、数以亿计的投资、规模空前的城市基础建设、持续的消费拉动……从申办到落地,每一场体育盛会的举办,都会给主办城市乃至主办国带来巨大机遇和发展红利。

  也正因如此,历史上不乏为申办一场体育盛会而“卷”得十分激烈的情况。比如,1993年竞争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时,中国以两票之差惜败悉尼。这是历史上申奥国家最多的一次,除中国北京之外,还有七个国家的城市同在竞争榜之列。2001年7月13日,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欢腾。

  亚运会之于杭州,也是一次等待已久的相遇。成为大型体育运动会主办地,杭州心仪已久。笔者还记得,2015年9月16日,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宣布“中国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之时,内心中升起的热血和沸腾。

  如同在《卡塔尔世界杯并非只有足球》一文中我们曾说,当今社会的体育盛会,其意义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

  

  尽管亚运会的举办权来之不易,但一直以来,总有人提出疑问:为一场不到一个月时间的赛事,要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花上几年时间来筹备,杭州值得吗?

  形象地说,成功举办一次重大体育赛事,无异于东道主主演了一部“现象级”热播剧。

  首先,一场成功的体育盛会,是向国际展示与推介自我的窗口。大型体育赛事天然具有广泛参与性和强大聚媒性。短至小几天,长至一两个月,赛场内外的精彩片段将牢牢聚拢外界眼球。

  这两年,杭州把“国际化”纳入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中,体现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实力和决心。而亚运会恰好能使杭州在国际舞台上得到充分展示,为下一步发展积蓄后劲。

  在承办赛事的同时,将赛事宣传与文化旅游宣传有机结合,城市实力、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也将通过亚运会得到对外展示。届时,西湖、西溪的秀丽山水,斑马线让行的文明礼仪,移动支付的便捷生活,都将通过媒体记者、运动员和游客的社交媒体传播出去。可以说,这是一次带流量、宣传城市形象的好机会。

  其次,一场成功的体育盛会,也是城市自我提升的过程。在筹办过程中,除了必需的体育场馆建设外,还有不少的投资花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上。

  借助亚运东风,杭州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也一直在加速过程中,绿化更新、绿道建设、快速路通车、停车泊位,城市翻新带来的不只是面貌的改变,更是市民生活品质的改变。

  比如地铁。截至2022年底,杭州已完成12条线路、总长度达516公里的城市轨道网络,实现了十城区全覆盖。在2022年全国城市地铁通车里程排行榜上,杭州也从上一年度的第九名,跃升到了第六名。

  此外,一场成功的体育盛会,也将拉动消费需求,并能在赛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挥“后续效应”。

  今年春节假期,北京的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吸引了近2万人次的游客。首钢滑雪大跳台所在的首钢园区,通过冬奥及配套设施常态化运营项目和各类赛事活动,去年总计吸引约8万人次产生消费,2023年春节假期,从除夕到正月初五总入园人流量达17.6万余人次,总销售额达800余万元。

  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对任何城市而言,都意味着巨大的消费需求,餐饮、住宿、交通……带动的是一整条产业链,直接受惠的是旅游服务业的从业人员。

  因而,值还是不值,需要放在一个更长时间维度上考量,除了追求短期收益,更应该考虑长久效益;也需要放在多元的视角下考量,看到体育之外更多的元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当然,亚运带给杭州的,无论是赛事经济带来的短期收益,还是城市升级带来的长期效益,最终的评判权在广大市民的感受。

  比如参与感。在家门口举办一场高水平的体育赛事,谁都不想错过,也满怀着期待。通过互动活动,强化市民与亚运会筹办的关联度,让全城为亚运而动。

  2月5日起,杭州各民意互动平台都开设了“我为亚运献一策”栏目,面向市民征集有关亚运会的意见建议。交通设施怎样优化?杭州企业该如何把握亚运风口?在一来一回的互动之中,民众的参与感被激发出来,对亚运会的筹办产生了自发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还有,面向大众的亚运会主题歌曲征集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音乐爱好者、知名歌手参加,其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早安隆回》的创作者袁树雄,也加入其中。

  比如获得感。获得感的来源,在于带给生活实实在在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像地铁网络的建设,拉近了城市的距离,对于每日通勤的上班族来说,不用再受堵车之苦。特别是机场轨道快线的通车,串联起萧山机场、杭州东站、杭州西站,让市民出行更为方便。

  还有,在去年亚运会宣布延期后,已经竣工的亚运竞赛场馆实施免费或低价开放。惠民开放的体育馆,让市民有了可以一展身手的场地。截至目前,已有660万人次提前享受了亚运场馆带来的福利。

  此外,作为亚运会的重要交通保障项目,新彭埠大桥在去年9月底通车,从原来收费的高速公路桥,变成了免费的城市快速路。除了机动车,大桥还考虑了电瓶车、行人的通行,爱好跑步的杭州人,夜晚时分跑到这里,也能欣赏到美丽的钱塘江夜景。

  比如愉悦感。愉悦感更多的是心理状态的体现,简单说,就是精神得到满足后的快乐。

  这也许是现场观看一场荡气回肠的亚运会比赛,也许是在展厅欣赏到了一场亚运展览,也许是亚运公园里散步遛娃时的养眼美景,也许是跑步踢球带来的多巴胺分泌,等等。

  种种感觉的综合,最终指向的是市民的幸福感。这些年,为了迎接亚运,杭州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市民付出了一定的牺牲,相信广大市民最终也会从亚运当中享受到真真切切的福利。

  迎接和举办亚运会,这是一道关乎经济、社会、民生的论述题,考验着城市的综合实力,但这每一道题目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让群众受益。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