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省省,该花花,消费须得货比三家。最近,“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了”的话题冲上热搜。
所谓“反向消费”,是指消费者不愿再为过高的品牌溢价买单,更关注简约、实用的消费体验。以前是“只买贵的,不选对的”,或者说偏信“一分钱一分货”,但现在是精打细算,以实惠和性价比为首要考虑因素。
有网友笑称,这届年轻人网红餐厅打卡、网红奶茶拔草,花上几十数百元眼睛眨都不眨,看视频充10块钱会员费却犹犹豫豫、东拼西借;买衣服鞋帽、化妆品得再三对比,但出门旅行游玩、购置家用好物,大几千也不心疼;在各种购物APP上拼单领券,为了看演唱会却愿意豪掷千金……
不禁要问,年轻人“反向消费”究竟在为什么买单?“反向消费”又带给我们什么正向启示呢?
年轻人“反向消费”微博相关话题截图
一
前些年iPhone新机发布,年轻人熬夜排长队购买的场面依稀还在眼前,反映出当时大家的消费心态。但改变从今年9月iphone15开售现场可见一斑,上海南京东路上最大的苹果零售店,也没有了往日凌晨排队的景象。
关于消费的创新词汇可谓层出不穷,前有“报复性消费”“逆周期消费”等,如今年轻人“反向消费”再次丰富了我们的词库。先来看反向消费的几种形式:
倾向“平价”。以往一些年轻人迷恋奢侈品,追求贵重感,但现在不再追求品牌和浮华,更多倾向于平价消费,注重实用性。在网上,拼多多等平台业绩都很不错;在商场,一些平价店人气越来越高;在城市,一种“蹭老式消费”悄然兴起,年轻人去“助老食堂”吃饭、参加“夕阳红”旅游团,等等,享受物美价廉的产品。
青睐“二手”。部分年轻人在购买电子产品、临时用品等时,会优先考虑二手产品。他们认为既然商品是一样的,七八成新照样能用,但价格便宜很多。卖方市场也火热,有一些年轻人,把闲置物品挂到二手平台上,打一个价格差,还能变现拿回一些成本。
热衷“共享”。在反向消费趋势下,共享平台再度升温,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共享办公空间、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等。如一些初创公司,租借共享办公室,装修精美,租期还灵活,能够减轻一部分负担。
支持“国货”。近几年,年轻人选择国产品牌成为时尚潮流。比如汽车、鞋服、化妆品等,许多国产品牌的科技、品质和工艺越来越好,性价比却越来越高,用网友的话说:“不交智商税了!不再为虚荣买单。”
《2022年轻人国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较以往购买了更多的国货商品。“95后”国货用户数占比同比提升11%,购买国产商品与进口商品的用户数总体比值为1.7,而这一数字在2021年同期为1.3。
追求“极简”。年轻人开始奉行一种“断舍离”的生活理念,喜欢清空,追求极简,不是必需品一律不买。尤其一些特定消费品使用频率低,价格贵的,就以租代买。甚至这种理念,被他们视为一种自律方式,打上“时尚生活”的标签。
二
年轻群体往往是消费风潮的引领者。出生于世纪之交的“Z世代”极具个性,更注重取悦自己,更看重主观感受,拒绝被资本、他人裹挟。那么,“反向消费”之风从哪吹来?
其一,从社会环境看,当下不少年轻人生活压力较大、生活成本较高,日常开支不小,所以合理分配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成为一项必备生活技能。此外,一些商家营销手段套路太多,年轻人频频踩坑,意识到更加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在社会思潮的冲刷、各种套路的洗礼、自我个性的张扬下,部分年轻群体开始反思和审视以前的消费观念,率先完成“升级换代”,消费观念越来越成熟理性,讲究实用优先而非虚荣攀比、实事求是而非超前透支、质价并重而非追逐奢侈。
其二,“反向消费”代表着年轻人消费的自信力。“Z世代”生活在国家经济实力快速增强的时代,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浓厚的爱国情怀,他们普遍认为国产不差于进口,国风不低于洋流,不一味追逐高奢以及国外品牌营造的潮流,更不会因为没有买到什么进口产品而自觉低人一等。
其三,网络社会传播媒介多元、环保意识增强等,也成为了促进因素。如今大众依托网络,有了更多了解社会、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当“反向消费”在社交平台上成为热门话题,也将在无形之中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从而形成消费新风尚;此外,绿色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大众,年轻一代也认识到高碳消费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更倾向于购买环保产品、减少资源浪费。
三
面对“反向消费”热潮,各种声音也不少。有人说“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了”,也有人说“这不就是消费降级吗?”众说纷纭中,笔者想到三句话,也是“反向消费”潮带给我们的三点正向启示。
关注“反向消费”,更应关注年轻人的生活哲学。有人说,传统消费的核心是商品,消费主义的核心是符号,而反向消费的核心是人本身。事实上,反向消费并不是不消费、少消费,而是年轻人越发关注自身,不在乎价高价低,更在乎是否需要、是否喜欢,更愿意为自己的个性、热爱买单。
笔者认为,反向消费是市场行为,符合市场规律,不是冲动的而是理性的,理应予以理解、支持并科学引导。
消费重要,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更重要。消费所体现出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着大家在某一个当下的生活需求。“反向消费”更怕“便宜没好货”。质量才是硬道理,商家需要提升产品的品质,多点真诚、少点套路;政府部门也要扮演好管理者、服务者角色,以建立制度法规的形式引导提高产品质量,为大众消费营造良好环境。
重视反向消费的正向价值,也要警惕其成为“皇帝的新衣”。“反向消费”的观念,有助于年轻人形成更独立、更成熟的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形成更符合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产品体系,推动全社会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和作风。
但市场的本质是供求关系,商家、平台以及产业链条都会根据消费者的新取向、购买力作出相应调整并重新洗牌。关注“反向消费”现象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到背后年轻人生活成本高、压力大等现实问题。长远来看,出台更多稳增长、稳就业、提振消费等“组合拳”政策,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平台和条件,才能让消费持续在升腾的烟火气中热下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