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夏衍杯”回归的双重意味

字体:
—2023—
12/07
09:41:02
2023-12-07 09:41:02 来源:浙江宣传

  出生于杭州的夏衍,是浙江电影界的“顶流”之一。作为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山鼻祖,他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左翼影片《狂流》的创作者,也是第一届“百花奖”最佳编剧奖的获得者。

  而以他名字命名的“夏衍杯”,自2006年创立至今,已成为无数剧本创作者心目中的殿堂,享有“中国电影编剧的奥斯卡奖”的盛誉。

  12月6日,第十八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证书颁授仪式在夏衍故里浙江杭州启动,这是继“茅奖”重回茅盾故里之后,浙江文化界迎来的又一项标志性回归。

图片

  第十八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证书颁授仪式暨夏衍论坛现场

  

  作为一项缘起浙江、面向全国的“重量级”专业赛事,浙江虽在2018年、2019年两度迎回“夏衍杯”举办权,但在最体现创意深度、作品亮度和人才厚度的评选环节,却鲜有亮眼表现。自2012年衢州作家陆洋捧得“夏衍杯”创意剧本奖以来,浙江已连续10年与这一奖项无缘。“浙江宣传”《夏衍故里何时捧回“夏衍杯”》一文,曾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让人欣喜的是,在经历多年磨练和沉淀后,今年,“夏衍杯”不仅回到夏衍故里,浙江时隔10年又再次获奖。因而,这可以说是一次具有双重意义的“回归之旅”。

图片

  第十八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证书颁授仪式暨夏衍论坛现场

  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回归。1933年,在中央文委的领导下,由夏衍任组长,钱杏邨、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任组员的“党的电影小组”成立。此后,“党的电影小组”积极从事进步电影剧本创作,累计拍摄了74部左翼电影,并通过创办主题刊物、开辟电影专题等方式,确立党对左翼电影运动的领导,促进中国电影实现历史性变革。

  曾经,以夏衍为代表的电影人,坚持在荆棘里潜行,在光影之中不断为国人带来希望。而今,回到夏衍故里的“夏衍杯”,以勇担民族文化新使命、续写电影文学新辉煌的新姿态,为当代电影人更好前行提振了信心。

  一次“实至名归”的光荣捧杯。除了举办权,文艺浙军在“夏衍杯”上的精彩表现,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归。本届“夏衍杯”获奖的15部作品中,有4部来自浙江,《归途有风》获得了代表最高荣誉的优秀电影剧本奖,《太阳传说》《滴血飞箭》《取灯儿》斩获成长电影剧本奖。

  比如,《归途有风》以土生土长的宁波夫妻陆敦富、顾三妹为主角,讲述了历史变迁下两岸亲情和家国情怀的故事;《滴血飞箭》以猎户阿松为代表,展现了明朝嘉靖年间浙中南地区山民抗击倭寇、保卫家园的英勇故事。

  值得关注的是,4部作品的作者中,龚应恬、林惊雷、高雄杰都是浙江籍作家,《取灯儿》的作者倪学礼则长期在杭州工作。这些生在浙江、长在浙江的创作者,取材于浙江、创作在浙江,用各自的笔触生动书写了浙江电影创作的崭新篇章。

图片

夏衍(1900-1995)

  二

  浙产电影是浙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独行月球》《热烈》《送你一朵小红花》等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此番浙产剧本喜获丰收,是浙江电影多年修炼的成果。正所谓“工夫在诗外”,这背后主要有三点原因。

  培育了“好苗”。作为影视行业的“幕后英雄”,好编剧是孕育好剧本的关键要素。2017年,首个“中国网络作家村”落户杭州滨江,成为浙江培育创作人才之路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2020年,浙江建设了之江编剧村,集结了刘和平、麦家、温豪杰等编剧。

  此后,莫干山编剧村、胥山编剧村等越来越多的“村落”吹起了文艺风,吸引着艺术家“沉”到村里,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的好作品。

  厚植了“沃土”。“五个一工程”奖、“夏衍杯”、浙江电影“凤凰奖”......近年来,浙江不遗余力营造鼓励创新、力争上游的文学创作氛围。此外,浙江培育起“以赛带练、以奖育人”的创新机制,带动一批又一批文艺新苗在这片文化沃土上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比如,《绿洲》《水果糖的滋味》《乌龟也上网》等一批剧本走上大荧幕,胡永红、曲江涛、丁旸明等一批青年作家、青年编剧脱颖而出。

  搭建了“暖房”。马克思曾指出,商品转换成货币是“商品的惊险跳跃”。与之类似,剧本转化成电影更像是“编剧的惊险跳跃”。如果这一跳不成功,编剧的热情和信心就有可能受挫。

  浙江完整的产业链降低了编剧“跳跃失败”的风险。上有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政策扶持,下有横店影视转化出品,影视产业在“浙”里聚集。同时,许多新兴影视产业园也在蓬勃发展。比如,数字化的华数白马湖数字电视产业园、国际范的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等,都为浙产剧本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与机会。

图片

  之江编剧村

  

  手捧金杯,力重千钧。今后,我们该如何传承夏衍的精神?中国电影剧本创作,该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的秘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应当用好用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剧本创作提供专属的源头活水。2023年来,从令人热血沸腾的《满江红》,到充满东方诗意的《长安三万里》,等等,无不用“中国人才懂的浪漫”一举击中观众的心,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层意蕴。这证明,从历史中找灵感、找素材,理应成为一名编剧的必备技能。

  让不竭创意成为“闯关的秘诀”。当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当AI剧本生成器等成为内容创作的“神器”,许多人或许有这样一种感受:编剧和剧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然而,事实也证明,好剧本永远是稀缺品,好编剧不可能被轻易替代。许多影片之所以能够在电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是把“本子叫好、市场叫座”发挥到了极致。不竭的创意、不懈的追求,始终应该是驱动影视行业向前迈进的动力。

  让市场转化成为“制胜的秘籍”。细数历届“夏衍杯”获奖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的发人深省,又有浪漫主义的诗意柔情,尤其是由同名剧本改编的《我的影子在奔跑》等电影,纷纷斩获了华表奖、金鸡奖等奖项。

  然而,从好剧本到好市场,这中间未必尽是坦途。剧本推介如何跟进?宣发的套路如何破除?“小成本”如何取得“大收益”?……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是剧本重获新生的钥匙,更是产业行稳致远的关键。

  夏衍在《野草》一文中写道:“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就让“夏衍杯”成为这样一颗种子,生发出向上生长的创作之苗,长成记录时代的“电影之树”。而作为回归之地的浙江,愿以热诚之土,奋力护苗生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