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避免五个误区

字体:
—2024—
03/09
11:35:41
2024-03-09 11:35:41 来源:浙江宣传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热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都强调了“新质生产力”。

  听到“新质生产力”,你想到的是“脑机接口”“星链计划”的颠覆性,还是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带来的未来感?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可以说,新质生产力代表着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趋势和路径。

  那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长远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对它的认识要避免陷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一味发展新兴产业

  新质生产力之所以能向“新”而行,是因为它代表新兴技术、能够创造新价值并形成新兴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片面追新求新,只看到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生产力发展路径,而忽视甚至放弃了传统产业。比如,把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等同于夕阳产业、落后产业。再如,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于是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少,甚至弃之不顾。

  实际上,新质生产力代表了一种方向,往这个方向跑肯定是对的,但并不是要将创新与守正对立起来,也不是把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对立起来。这两者的关系,其实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立”与“破”的关系,“先立后破”决不能成为“只立不破”。在“育新枝栽新苗”的同时,也离不开“老树发新芽”,更何况,“老树”还是我们的老本、根系所在。我国传统制造业是工业经济的主体,占比超过80%。

  因此,一方面,新兴产业要培育壮大,在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上奋力奔跑;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需升级,在稳住基本盘的基础上,聚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误区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热门就干什么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存在,我们必须尊重规律。然而,在领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义时,要注意避免犯方向性的错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一哄而上,造成泡沫化、内卷化。

  比如,倘若忽视产业规律和自身条件跟风追热,什么热门就干什么,盲目上马“高大上”的新兴项目,不顾实际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就可能会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反而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也不能饮鸩止渴、杀鸡取卵,说到底还是要实事求是,准确把握规律、科学运用规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去推进,这样才是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和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战略意图。

  误区三:发展新质生产力只要瞄准科技创新单打一

  生产力变革是一项系统性、集成性的工程。谋求一场战役的胜利,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固然重要,但战略战术、人员配备和后勤补给都不可或缺。生产力变革上的攻城拔寨亦是如此,需要多要素相互配合、一体推进。正如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所说,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因而,不能简单把新质生产力等同于新发明和新技术,而是要在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动力的基础上,再给它配备其它“装置”和“支架”,多种要素相辅相成、共同发力。比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破除体制机制性束缚,打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比如,根据发展新趋势动态调整策略,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值得一提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用好人才这个“关键变量”,通过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源源不断向前沿领域供给急需紧缺人才。3月6日下午,在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代表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天下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误区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全域齐铺开

  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组织管理、人才引育等多个层面,不同地域也要有不同打法。假如一味讲求大而全,忽视了各地的个体差异、发展实际,容易埋没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潜能和优势,贻误发展时机。

  一方面,各地现有的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和人力储备不同,要优化的内容和攻克的难关自然也就应该有所侧重;另一方面,各地都有各自的资源禀赋和长处长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投入,避免跟风行事,是确保新质生产力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许多省市在提到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时,也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突出了因地制宜。如浙江聚焦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出要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三支队伍”;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提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

  误区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自立自强,于是“闭门造车”,忽视国际交流合作

  近几年,中国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外发展时的遭遇,让许多人意识到,当前国际上还存在相当程度的保护主义和技术壁垒,若要在关键技术上不被“卡脖子”,唯有自立自强。

  不过,追求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绝非自个儿捣鼓自个儿的,关起门来搞科技,“闭门造车”只会导致故步自封、止步不前。它是冀望也是目标,有益于促进这个目标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值得去尝试,各种“门路”都努力去闯一闯,该交流交流、该合作合作,他山之石也可为我所用,从而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在国际上的许多前沿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科学研究也只有走出去,与更多新思想交流、碰撞,才更有利于自身取长补短、加速进步。如今全球正历经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这是我国实现技术追赶的一个机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思想永远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对于新质生产力,走出思维误区,统一认知、协同用力,有助于真正踏上向“新”而行之路,为高质量发展加油添劲。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