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史春波)在现实生活中,“垃圾围城”已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环境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吴鸿就准备了一份关于在全国推广浙江农村垃圾分类的“金华经验”的建议。
吴鸿介绍,从2014年始,金华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成功摸索出一套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的“金华经验”,切实破解了“垃圾围城”困局。
金华是怎么做的?首先,在源头上,农户会在家进行“会烂”和“不会烂”的初次分类;然后,保洁员上门收集进行二次分类;最终,垃圾被集中堆放进行发酵处理,做成肥料,回归农田。在当地,这项工作由农办牵头,已经构建了县、镇(乡)、村、户一体化管理体系。
吴鸿认为,始终坚持“户分—村收—镇处理”处理路径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的重要途径。
2016年12月,住建部下发了《关于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经验的通知》。
“在浙江,垃圾分类与美丽乡村建设、治水拆违等相结合,形成独有的农村综合环境治理实践。”吴鸿介绍,“值得向全国推广。”
为此,在这次两会上,吴鸿建议,进一步加大“金华经验”在全国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置体系建设,制定分类垃圾处置政策,制定垃圾分类细化标准;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进程发展,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全过程;进一步推进全民参与,做好普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