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春华 翁浩浩 李攀 吴勇 董洁)大数据时代,风起云涌。深植互联网基因的浙江,正迈向自己的大数据时代。
“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要求之一。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浙江进一步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打造更智慧、更民生、更可持续的社会治理结构。
2016年1月,浙江正式实施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浙江将重点在“互联网+”治理体系现代化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力争在电子政务等领域成为全国“互联网+”先行示范区。
这是一次蹄疾步稳的探索——
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浙江“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加速推进,先后公布两批《省级公共数据共享目录清单》,向全省各级政府机关、行政服务中心开放57个省级部门、3600余个公共数据项的共享权限;服务民生能力持续加强,“网上申请、快递送达”全面推广。
在国家行政学院发布的《省级政府网上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7)》中,我省名列全国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第一。
这是一次成绩斐然的创新——
“互联网+法治”继续走在前列,今年5月正式实施的《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成为国内首个省级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落户杭州,标志着中国涉互联网案件的集中管辖、专业审判在浙江揭开了新篇章。
“互联网+”带来善治,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全面建成并有效运转。目前,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已注册网格员1.6万余名,累计上报各类事件139万余件。从浙南山区到浙东海岛,“互联网+”送去政务服务的关怀,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强大动力。
深度拥抱互联网,浙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波澜壮阔。
云上服务
“最多跑一次”改革,构建新型政务服务体系
“云上浙江”不是口号,而是浙江选择的一条有效的转型路径。
2016年底,浙江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
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关键技术支撑,撬动浙江构建起一个新型政务服务体系。
一台形似ATM机的设备,可提供身份识别、预约查询、资料上传等服务。11月24日上午,台州路桥区率先试水大型综合性24小时自助服务“政务e站”,群众可在上面“刷脸”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申报、公积金查询打印、社保查询打印等200余项业务。
以信息技术加强部门对接和政务资源整合。近年来,浙江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推动全省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整合、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政务资源整合、做大数据资源,为政务数据开放和共享奠定基础。
打通四大网络、开发170个页面、设计46个流程……8月2日,温州市公安局“百万申请网上办”平台正式上线。只需一部手机,通过注册并刷脸认证身份后,市民可办理7项户口登记业务,以及临时身份证明等8项证明申请。
而这背后,是温州市公安局依托大数据中心,实现了民政婚姻登记、住建局房屋产权登记等6项政务数据和常住人口基本信息等9项公安数据的共享。
一年来,浙江各地各领域在推进数据共享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效。
全省个人综合库、法人综合库、信用信息库数据归集已基本完成。省直部门办件量前100位办事事项的数据需求整理和数源确认已经完成,有24个部门的43个业务应用系统基本完成与“一窗受理”平台的对接。省、市、县可网上申请办理事项的开通率分别达到79.9%、61.5%、55.9%。
数据上云端,群众少跑腿。“互联网+”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政务服务。
家住遂昌县湖山乡的涂立文,日前通过“网上办理+邮寄”,足不出户就办成了个人纳税证明业务。
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政府部门,形成部门工作新气象。
11月15日,衢州市规划局向市建筑工程“测验合一”管理系统上传了该市一个项目的7套测绘图。这本该由企业自主联系多家测绘单位完成的事项,市规划局主动承担,为的是给该市正在推行的“测验合一”改革试水。
今年9月,浙江工商大学开展了一次覆盖全省各市、县(市、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最多跑一次”的实现率达82.60%,企业和群众对“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满意率达95.71%。
智慧法治
“互联网+司法”,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法治是人类治理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推进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必须坚持法治思维。
8月18日上午9时40分,一个中国司法史上的重要时刻到来:杭州互联网法院首次开庭。双方当事人分别在杭州和北京通过远程视频参加开庭,笔录由语音输入系统即时完成,经当事人确认后生效,庭审过程进行顺利。
网上纠纷网上解。杭州信息产业发达,大数据、移动支付、智慧物流等产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但同时,在杭电商平台年处理纠纷数量日益增多,杭州各基层法院受理电子商务案件快速增长。今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8月,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试点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
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杜前说:“成立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重大创新。”自5月1日试点至11月24日,法院互联网诉讼平台已受理案件4050件,结案2006件。已关联当事人的案件100%在线开庭审理,开庭平均用时28分钟,平均审理期限51天。
运用“互联网+”带来的新动能,浙江积极回应群众对互联网时代司法的新需求,推进“互联网+司法”创新实践,已然成为各级司法机关的自觉行动。一系列“化学反应”不断发生——
省高院研发“浙江智慧法院”移动客户端,整合网上引导、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质证、网上阅卷、网上庭审等线上诉讼服务功能。当事人在指尖上可完成各项诉讼手续;
省检察院牵头开发建设“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项目,目前已在5家基层检察院试点,涵盖逮捕、起诉、审判、交付执行和减刑假释等协同过程,有效破除了政法各单位执法办案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
数据流、信息流跨越高山大海,进社区、到农家,不断拓展司法为民的广度和深度。浙江司法机关借力“互联网+”,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优质的司法服务。
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公共法律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
“只要通过视频就可以咨询律师,太方便了!”日前,杭州市民俞女士通过“网上法律服务中心”,在值班律师帮助下解决了自己的法律困惑。“网上法律服务中心”设在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由22位优秀法援律师每天轮流在视频室值班,接待本区市民的法律咨询、接受调解和完成法律援助案件的初审。西湖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祝小君介绍,自2013年6月该中心启用全省首家“网上法律服务中心”以来,已服务近万人。
动动鼠标,就能在网上找到律师咨询法律问题;点点手机,就能共享法律服务资源……浙江构建起一个城乡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的法律服务平台,以省司法厅门户网站为中枢,整合全系统各类网站资源,改造升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专线。该专线整合了网上即时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发布、公众评议等七大功能,同时连接了省、市、县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信息通道,实现全省法律服务资源共享。
共建共享
深化“枫桥经验”,打造网上协同治理体系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这辆车停在江桥菜市场南大门路上10天时间了,严重影响过往行人车辆……”11月18日,有群众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绍兴柯桥区杨汛桥镇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发来一则信息。镇综合信息指挥室立即使用视频监控核实现场状况,并将任务转给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没过多久,车辆就被移走。
如此高效的处置,得益于我省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
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以综合指挥、属地管理、全科网格、运行机制为支撑,是我省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着力打造的基层智慧治理新体系。
小到窨井盖丢失,大到农居危房人员转移,全科网格员实时收集民生信息传至线上,迅速得到分类落实和精准办理。综治工作和谐稳定,市场监管及时到位,综合执法依法高效,便民服务快捷惠民——“四个平台”这张“全域智治网”不断织牢织密。
“互联网+”使智慧治理变为现实,群众的问题在家门口得以解决,基层办事效率也大大提高。以柯桥区为例,目前90%的事件能在村(居、社区)网格内发现并解决,需镇(街道)解决的不到10%,需要区级层面协调解决的只占0.1%左右。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浙江全力打造的“云上公安 智能防控”,积极推进互联网条件下的警务机制变革,不仅着眼于打击犯罪,而且将目光聚焦到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目前,全省“公安云”已汇集人、案、物等上千亿条海量数据,信息技术对侦查破案的贡献率超过70%。
全省各地运用“智慧治理”铸造平安坚盾。
杭州市江干区探索依托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搭建智慧治理信息平台,让社会治理在前端发力,提早化解矛盾冲突。嘉善公安创建“智安小区”,实现进出人员、车辆信息及时智能采集,平安指数直线上升。台州、金华等地开展出租房“旅馆式”智能管理。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浙江是互联网大省。围绕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完善网络治理体系、建设清朗网络空间这一主线,浙江已探索出一种职责明晰、协调顺畅、管控有效的互联网治理新模式。
今年4月21日,浙江省“争做中国好网民”接力活动拉开序幕。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浙江网民人数、网络普及率、网站数量以及信息化发展指数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浙江广泛动员全省机关、学校、企业等各个行业,开展“争做中国好网民”正能量活动,积极向全世界讲述浙江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通过走网上群众路线,经常上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已成为浙江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全省各地的网络问政载体创新层出不穷,“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互动平台、宁波民生e点通、丽水“网络问政直通车”等十分活跃。
这几天,2018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正在浙江政务服务网等平台征集。这是我省第4次面向群众公开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
互联网,正在深度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