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披玉皇山,风送佳音来。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这一消息传来,振奋着委员代表们。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文化建设着墨颇多,代表委员也屡屡发声,提出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建议。
“浙江的文化事业已经进入全面产业化阶段了,我们市去年出了很多精品剧目,但是还要打造浙江精品的新高度。”“浙江省的影视业在全国排名是电视剧第一、电影第二、动漫第三,名企林立,但是继续做强做大需要更多政策扶持。”“文学浙军队伍已经形成,但是我省文学还缺少高峰。”
记者在文艺界、社科界、新闻出版界委员的讨论现场,常听到委员发言时使用这种转折句式,一个“但”字含义无限,前半句是欣喜于浙江文化事业的发展,后半句则是谋划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高质量”作为眼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未来五年浙江发展聚焦聚力的所在,也同样是浙江文化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高质量才能由“大”到“强”。文化是浙江之魂,浙江文渊悠久、文脉深广、文气充沛,文化资源禀赋丰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着眼于浙江发展新方位,提出了“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的新目标。涌现更多高质量的作品、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才能实现由“大”到“强”,让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秀文化传统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高质量才能从“泛”到“精”。从舞台到荧屏,从纸端到网端,从城市到乡村,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迭现,才能把文化资源的传统禀赋转化为新时代的文艺强音,凝聚人心。
高质量才能传播好浙江声音。在新时代讲好浙江故事、传播浙江声音,要坚持高质量的追求,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大力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文化自信。
谋求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浙江要有前瞻、有谋划,更要有信心、有韧劲,恰如窗外雪景中挺直的青松,傲雪的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