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丁谨之)1月27日中午12时,是委员提交提案的截止时间。24小时后,代表提交议案也将截止。粗粗翻阅目录,并核对相应代表委员的身份信息,不难发现,许多新一届代表委员在关注民生的同时,也将议案提案与自己擅长的领域相结合。
“谈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事,情况最熟悉,话才说得响亮。”“履行职责、参政议政需要学习,但只有说内行话,才能给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这个问题与我的工作关系密切,动态发展我一清二楚,便于一盯到底。”对这份“专业”的关注,代表委员们这样解释。
借专业的眼光,才能“议”好专业的事。一位长期关注妇婴健康的“医生委员”带来了一份关于推进区域性人乳库建设的提案。为让提案更接地气,她不仅具体指出了工作规划和存在的困难,还细致列出了建立人乳库的经费预算。
一位来自教育界的代表建议,以精准落实乡村教师队伍支持政策为主题。接受采访时,他把一笔账算了又算,“现在的农村教师多了特岗津贴和任教津贴,比如落地在我们市,农村教师每月多了590至1500元,但还是缺乏足够吸引力,年轻人不愿来、留不住!”
一位在田间地头干了20多年的农民代表,建议尽快出台G20农产品标准,打造G20农产品品牌。“现在农民的观念转过来了,大家都意识到要走中高端发展路线,但就担心一件事,单价高了,卖不出去。”他说,来杭州前他特地走访了许多农户,这是大家最强烈的呼声。
为民代言要说内行话。只要多研究、勤调研、善思考,议案提案的质量自然会提高,空话、大话、套话自然会减少。采访中,有一位委员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关注的是自己的熟悉领域,写提案就跟写学术论文一样,先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再通过分析思考,提出创新性的、可以实践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两会上越来越多的内行话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