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我准备了三个建议:把红寺堡区创建成全国移民搬迁致富提升示范区、加强罗山生态保护和移民文化保护、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又到一年两会时,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玉池村村民马慧娟仍在继续完善建议。
翻开马慧娟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她走村入户调研时搜集到的民情民意。今年是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5个年头。履职以来,这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始终扎根基层、关注基层,记录基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所念所盼,为父老乡亲代言、为地方发展建言。
“20多年间,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我觉得红寺堡区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例子,把好的脱贫经验和做法告诉全国、告诉世界,所以建议把这里创建成全国移民搬迁致富提升示范区。”马慧娟说。
马慧娟(左)在红寺堡区玉池村村民苏发(右)家中调研走访
马慧娟是移民搬迁的受益者、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和记录者。
到红寺堡区安居之前,她生活在西海固一个叫做黑眼湾的小山村,那里四面环山,交通工具是一头头毛驴,村民们的生活正如当地方言中“黑眼”的意思——没有指望。
过去30多年时间里,在国家易地搬迁扶贫政策的扶持下,黑眼湾的十几户人家经过1983年、2000年、2011年的三次搬迁,彻底走出黑眼湾。
马慧娟是2000年从黑眼湾搬迁到红寺堡的,那一年她20岁。酷爱读书,却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辍了学;本以为要在土地上重复父辈命运,却意外地迎来了移民搬迁的好政策。依靠这个契机,她和乡亲们走出大山,到红寺堡安家落户。
红寺堡是一片亘古荒原,上世纪90年代起,扬黄灌溉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兴建。借助一级级泵站,黄河水被扬高数百米流入荒原,滋养出一片绿洲。20多年间,这里陆续安置了23万移民群众,成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
马慧娟(中)和同事在宁夏移民博物馆
“在红寺堡,这么多年都有这么一句话:共产党好,黄河水甜。因为党的好政策,因为黄河水的灌溉,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马慧娟说,从1998年开发至今,红寺堡从“天上无飞鸟、地上砂石跑”到“平地起高楼、沙漠变绿洲”;从借书比借钱还难,到农家书屋全覆盖,乡亲们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面貌,都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
2010年起,马慧娟在种地打工之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十多年间,她用拇指在手机上敲出上百万字,记录了许多像她一样的农村妇女的酸甜苦辣,按坏了13部手机,出了5本书。后来,她还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黄土地走到了人民大会堂。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马慧娟一直关注乡村文化发展,提了很多相关建议。她在当地成立了读书社,农闲时间组织妇女读书识字、丰富文化生活。她还担任宁夏移民博物馆名誉馆长,深入发掘、整理、记录红寺堡乃至宁夏独特的移民文化和历史。
作为一名作家,马慧娟笔耕不辍,记录和书写着移民搬迁的故事和红寺堡的发展变化。每次走村入户走访调研,她都会把乡亲们的故事和心声认真记录下来。时间长了,笔记越记越多,故事也越来越精彩,有些人成了她书里的主人公,有些人的期盼被写进了建议。
马慧娟在修改完善代表建议
回望履职路,从关注乡村文化发展,呼吁加大支持农村“两馆”建设、加强艰苦地区成年人教育;到关注基层文化服务建设,为加强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鼓与呼;再到建议把红寺堡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移民搬迁致富提升示范区……
“从民生小事到地区发展,履职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历练和蜕变。”马慧娟说,今年是她作为本届代表任期的最后一年,她会一如既往讲好宁夏故事。
“我希望告诉更多人:宁夏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宁夏,西海固也不是原来‘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了。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展现着新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马慧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