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4日讯(记者 王世琪 孙一鹏 李攀)总理记者会,民营经济再次成为热点。
3月13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您早年当过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市以及您后来任职的浙江、江苏以及上海都是中国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您对民营经济有很深的了解。请问您认为中国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提振民企的信心、支持民企的发展?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需要补齐?”
面对境外记者提问,李强总理用精彩的回答进一步强化了民营企业家们的信心。境外媒体专门提到浙江,也反映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持续鼓劲
回看此次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就已经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了深刻阐述,让民营企业家“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曾长期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的李强,非常了解民营企业家们发展中的期盼和顾虑。在回答中,他再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鼓劲撑腰:“‘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
从必要性和重要性看,民营经济成为总理答记者问中的热点在意料之中。
一是这个问题在舆论场确实需要“拨乱反正”。近几年,常有人拿民营经济做文章,一有“风吹草动”,“离场论”“国进民退”“以人民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等各色论调就甚嚣尘上。
二是要完成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民营经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当下,立足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民营经济迎来新的机遇期,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
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为民营经济发挥创新优势提供了新机遇。比如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们蓬勃发展。
日益优化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也让民营企业家能够专心致志搞发展。此次国务院机构调整中将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就能更加有效保障企业权益。
浙江故事
在围绕民营经济的问答当中,浙江元素不少。
回到提问本身,作为问题切口的温州是民营经济大市,民营企业数量占温州企业比例、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等数据超过九成。
值得注意的是,李强总理曾在2002年至2004年任温州市委书记,在此期间,当地民营经济发展迎来高峰。
2004年4月27日《浙江日报》头版刊文《再造温州新优势》,其中提到两个细节:“这一系列建设项目,迅速成为温州民资的新出路和吸引外资的新空间。据了解,港口建设、高速公路、城市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诸多领域,温州民营资本争相涌入,‘民资回流’初显端倪。初步预计,在2000亿元投资中,民间投入将超过40%。”“温州民营企业自身改革正风起云涌,温州制造业正孕育一场新变局——‘量在扩张,链在延伸,质在提高’。‘内联外合’、‘集聚做强’、‘由低走高’正成为温州民企制度创新的新态势。”
由此可见,彼时的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处在一种内外合力推动的局面。
为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打造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样板,2018年,温州启动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累计出台230余个惠企政策、150多个制度性文件;“温州指数”、无还本续贷等58项改革成果在全省全国示范引领。2022年1月1日,全国首部关于“两个健康”的地方性法规《温州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正式施行。
再从温州看到浙江,这些年,浙江一直致力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驱动发展的“金宝贝”,展示形象的“金名片”,打造亮色的“金招牌”,传播名声的“金话筒”,用心呵护的“金凤凰”。去年12月举行的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诠释了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在3月7日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易炼红再次提出要通过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环境、率先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引导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家消除顾虑安心创业的举措,“进一步擦亮民营企业这个‘金字招牌’,激活民营经济这个‘强大引擎’。”
一系列举措和数据也体现了这种重视。
2023年,浙江先后出台多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并将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
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为了有效带动投资活水进驻企业,浙江不断提升全省可用专项债券资金规模;对涉企政府性补助补贴资金落实“早兑快兑”。
据统计,去年,浙江民营企业增加值153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3%,在册民营企业达308万户。
“四千”精神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在现场,李强总理提到极具浙江特色的“四千”精神。
他说:“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这也是我特别想说的一点。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更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从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四千”精神正是“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从社会成员结构来说,第一代浙商的前身绝大多数为农民。草根出身的苦难经历,使得浙商更需要并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的“四千”精神。作为浙商精神的内核,这不仅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家的口号,也是当下面对发展困境必须用好的法宝。
“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李强总理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屠红燕在朋友圈发出两张照片,一张是她与鲁伟鼎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合影,另一张是沈爱琴与鲁冠球25年前在同一地点的合影。
照片背后也蕴藏着“四千”精神的传承。
1975年,沈爱琴从杭州第一织布厂买来10台被淘汰的铁木织机,连同22位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在笕桥镇一隅,两间低矮破败的平房里开始了一个社办企业的创业之路。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发展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丝绸王国”。
如今,屠红燕致力于品牌出海,砥砺创新提升中国丝绸产品的附加值,一步一个脚印淬炼着产品国际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对“四千”精神也颇有感触:“作为一名温州人,我深知这种精神是温商闯市场的生动写照,也是广大浙商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过去我们为了致富而奋斗,今天我们更要为产业振兴、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而奋斗,党和国家把我们当‘自己人’,这份温暖将一直激励我们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