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全国两会上,如何整治网络暴力,向“按键伤人”亮剑,依然是社会公众关心、代表委员关切的热点话题。
从自杀的寻亲男孩刘学州,到拿个快递就被造谣出轨的杭州女子;从被网暴轻生的“粉发女孩”,到起诉网暴者的江歌妈妈……网络暴力之所以屡屡引发关注,恰恰在于它具有强烈的反差感——“小错”最终酿成“大祸”。拆解开来看,网暴中的大多数人有时只是跟风骂几句、转发几次帖子,结果就像一根根轻飘飘的稻草,摞起来,压倒了一只高大的骆驼。
未知真相就跟风说三道四的人,是盲从的、可叹的;而为了逐利去利用网民朴素情感的人,则是阴暗的、可恨的。追溯这些网暴事件的起点,不难发现,总有人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或是掐头去尾、搬弄是非,或是煽风点火、制造对立……造谣者显然深谙“带节奏”之道,他们明白如何挑起公众最朴素的正义感,如何踩中公众情绪的“爆发点”,掀起的口水骂战越激烈,他们收割的关注和流量就越高,名利自然也随之而来。
面对这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者,唯有依法亮剑、严厉惩治才能把他们打痛打怕,才能刹住这股乌烟瘴气的“邪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者、组织者及屡教不改者。不少代表委员也呼吁加大网络暴力整治力度,通过更严厉的刑事惩罚来形成震慑。这鲜明释放了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的信号,进一步体现了司法机关对网络暴力零容忍的态度,彰显了法治精神与正义力量。
人们心中朴素的善恶观与正义感并没有错,这些火种,能成为照亮黑暗和温暖人心的火炬,有时却因为被歪风吹过,成为炙烤无辜者的熊熊火海。利用司法之“剑”,严打那些妄图引导舆论风向的网暴发起者、组织者及屡教不改者,不让清白被泼墨,不让真相被掩盖,不让正义被利用,这便是惩治网络暴力最本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