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0日讯(记者 孙雯)2024年3月4日,很多国外观众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纪录频道,开启了对一部三集英文纪录片的追逐。
这部纪录片名为《宝藏》——它依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一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的成果,在人文纪录片《盛世修典》的基础上,增加、补拍和重拍了部分场景,讲述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古代绘画“数字化”汇聚的故事;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出品,浙江卫视联合浙江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共同制作。
英文纪录片《宝藏》片头(视频截图)。
2022年10月17日至19日,《盛世修典》在浙江卫视首播时,各大平台实时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突破3000万,全网短视频播放量突破4000万,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破亿,全平台话题热搜达到21个。
那么,《宝藏》的反响如何?
这部纪录片的解说员、来自英国伦敦的专家Aaron Kalman先生说,他的很多朋友都说这部片子“太精彩了,好得unbelievable(不可思议)”。
《宝藏》播出,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代表委员对这部纪录片也很关注,“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是如此丰富、有内涵,使世界更加形象地了解中国。”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蔡秀军的感受。
《盛世修典》与《宝藏》的总导演王伟平和总撰稿人范捷平说,这些反馈,让他们和团队觉得,那些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的疲倦和劳累,似乎都消失在九霄云外。
制作团队正在拍摄“大系”书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
《宝藏》分为《汇聚》《赓续》《弥新》三集,每集45分钟,除了英语之外,还被译成德语、西班牙语、俄语等语种,向全球传播。
《宝藏》英文片名为The Journey,其中蕴含“文明之旅”的深意,这从纪录片的开端便可窥见一二。它从13世纪伟大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开始讲起——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父,踏上丝绸之路,穿越中国,开启了长达18年的文明之旅。1279年,马可·波罗抵达杭州。在今天的西子湖畔,杭州为他塑了一尊立像,纪念他对这座“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的书写。
在杭州,有一群人,也像当年的马可·波罗一样,用18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场文明之旅。
2005年,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在浙江启动,“大系”项目组联动全球263家文博机构,搜集、拍摄中国古代绘画12405件(套),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0卷226册。
如果要讨论《宝藏》和《盛世修典》的不同,王伟平认为,这个开头就很说明问题。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宝藏》的制作只不过是一个翻译问题,有了《盛世修典》中文版的基础,译制工作应该不难。“其实并非如此,要做到‘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国情、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就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王伟平说,这要求在纪录片的叙述方式、传播重点、话语策略等方面做出较大的调整,在文明交流互鉴上增加不少内容。
这段话,对于已经看过《宝藏》的人来说,诸多画面会清晰浮现。除了跟随像马可·波罗这样的世界知名历史人物进入中国审美的片段之外,整部纪录片加入很多国外观众熟悉的元素,有人物、有画作、有人文思潮,用以对比、类比,或交待时代背景、勾陈事物发展的历程,这样能更好地引导观者进入纪录片的讲述,引发共鸣。
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是一件被重点讲述的作品,《宝藏》从一万五千年前的拉斯科洞窟壁画中牛的形象切入,再到公元前1350年古埃及的墓穴壁画所呈现的人与牛的关系,由此可见,牛在古代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具有普遍性,而西方画家也不乏画牛高手,《宝藏》介绍了16世纪荷兰尼德兰地区重要的画家彼得·勃鲁盖尔,他在一幅画作中,就表现了荷兰农村收获季节里牛的各种神态。
韩滉笔下的五牛,神态各异,细腻传神,其中一头吐着舌头,气喘吁吁,状态疲累——《宝藏》阐明《五牛图》不仅仅是表现动物本身,它有政治寓意,韩滉通过牛的劳累形态暗示农民劳作艰辛。这一段还穿插了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厅里悬挂的一幅巨大挂毯,它根据毕加索立体主义代表作《格尔尼卡》复制而成,画中西班牙公牛和其他生灵,在德国纳粹轰炸时受伤的痛苦表情,反映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在这样的铺陈之下,再来讲述《五牛图》在清朝末年的流散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归来,尤为震撼人心。
纪录片加入很多国外观众熟悉的元素,以更好地引导观者进入纪录片的讲述,引发共鸣。如讲述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时,便从一万五千年前的拉斯科洞窟壁画中牛的形象切入,再到公元前1350年古埃及的墓穴壁画所呈现的人与牛的关系,再到16世纪荷兰尼德兰地区重要的画家彼得·勃鲁盖尔画中牛的各种神态等(视频截图)。
二
由世界而来,再走向世界。“大系”成书以来,一直多向生发。
就展览而言,范捷平做过统计,从2021年至今,“大系”成果展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展厅展出后,走向全国各地的各类展馆,共计22站。其中,2022年9月2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因为大受欢迎而一再延期,最后展期长达一年,观展人数近400万。2022年,“大系”成果展走出国门,先后走进英国伦敦、比利时布鲁塞尔、西班牙巴塞罗那、瑞士日内瓦、德国柏林、新加坡、丹麦哥本哈根、塞浦路斯尼克西亚,成为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友好使者。
在创作《盛世修典》时,王伟平和范捷平就意识到,“大系”是利用中国优秀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和浙江故事,开展民间外交、国际传播,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难得的好题材。
因此,在《盛世修典》制作过程中,关于《宝藏》的诸多工作也悄悄启动了。
“比如,采访美国昆虫学家在宋画中找古代生物的故事、衢州余东村农民画新时代《清明上河图》的中国普通民众的故事等。”范捷平说,这些片段都为《宝藏》埋下了伏笔。
当它正式进入创作,团队及时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纪录频道进行备案,计划2024年5月完工,商谈英文版的播出事宜。
计划没有变化快。在2024年春节即将到来的小年夜,王伟平突然接到通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决定在2024年3月初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排播《盛世修典》海外版——《宝藏》英文版。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王伟平和团队无比兴奋,又感到措手不及。当时,《宝藏》英文版的文稿已经基本完成,但后期制作中配音、字幕、唱词等都涉及英文,且涉及大量艺术专业术语,而制作人员都不谙英文,工作速度要比中文版慢很多。
“作为浙江广电集团首次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纪录频道选中的在两会期间呈现的国际传播重头戏,浙江大学‘大系’团队和浙江外国语学院译制团队又要求我们‘零’失误,于是,结果是唯一的,那就是奋战春节。”王伟平说,时间是唯一的鸿沟,“最后商定,我们完成三集全片制作,其中第一集字幕由我们完成,二三两集的字幕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完成。尽管如此,要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高质量地完成这部片子,仍然是对我们极大的挑战。”为此,她紧急请求浙江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家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在春节和寒假期间突击加班,还要求远在英国伦敦度假的英国专家Aaron Kalman提前飞回中国参加译制和配音工作。
三
为《宝藏》加班的人群中,当然少不了范捷平的身影。
很多观众并不知道,范捷平和王伟平是一对伉俪。可以说,在制作《盛世修典》和《宝藏》这两部纪录片的几年间,“大系”也塑造着他们的相处模式,用王伟平的话来说,就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坏处是不断争吵,好处是不断磨合”。
2021年初春,“大系”项目正处于紧张的收尾阶段。范捷平和王伟平接到“大系”总主编的电话,希望他们在“大系”成果的转化、利用和推广方面做一些工作。
王伟平担任总导演,范捷平担任总撰稿,与“大系”团队共同做一部纪录片的方向很快明晰,但是做一部好的纪录片,如何跨出最关键的第一步,他们“苦苦挣扎”了好几个月。
“当时,‘大系’工程已接近尾声,但长达17年的编纂工作却没有留下太多的影像资料。我犹如面临一片茫茫大海:眼前只有‘大系’收录的1万多件(套)古代书画的数字版、堆放起来有4层楼那样高的200多册书本和少数几张工作照,还有一些用手机拍摄的、完全达不到专业播出标准的视频。”王伟平说,那段时间,她眼前闪烁的只有“重大”“浩瀚”“千年”“国宝”等词语,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这种迟疑没有持续太久,范捷平说,他们马上开启了对中国美术史的“恶补”:“2021年下半年我主要在学习,在思考,在与伟平‘争吵’。好在‘争吵’之后,有时也会给人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情。”
不过,范捷平和王伟平始终有一个共同的认知:纪录片不能就事论事,空喊口号,追求画面唯美,纪录片要“说人话”,讲故事,要抒发家国情怀。它应该与“大系”这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一样,反映这个时代的必然,应该从细微日常入手,将其置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去叙述。它需要彰显中华文化根与魂、画脉中流淌的价值观等问题,还要讲述“大系”团队赓续创新的故事,所以它必须关注当下、叙述当下。
最终,他们找到了一种“梳辫子”的叙事策略——就是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团队踔厉前行的脚印、国宝与国家的命运、传统绘画中蕴含的中华文脉和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大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等诸多诉求,像“梳辫子”一样编织在一起。
《盛世修典》的成功证明了“梳辫子”可行有效,但是,那些梳好的“辫子”到了《宝藏》,仍需要重新梳理。
而且,这一次“梳辫子”的依据可以用“中国审美,国际表达”来描述,范捷平和王伟平觉得,这8个字基本上可以把《宝藏》表达清楚。对于已经看过《盛世修典》和《宝藏》这两部纪录片的观众而言,异同显而易见。
在3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纪录频道开启每天播出一集后,3月7日晚,《宝藏》又在浙江卫视三集连播。如今,在学习强国平台、Z视介客户端,《宝藏》已随时在线等候它的观众。
【代表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
中国文化走出去,要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浙江这些年来的一个重大文化工程。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把散落在全世界的中国绘画精品收集到一起,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看见,让年轻一代能够看见,让我们今天的教育和研究有了基础条件。能在多年的积累下,完成这个工作实属不易。
如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基本收集成功,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推进传统绘画研究。浙江不仅要出这一套画集,更要努力成为中国绘画研究、中国绘画创作的重镇,这是我心底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非常振奋艺术界的心灵,也为今天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根本遵循。
以我们绘画来讲,很多艺术品种都是在这样的结合中产生的。比如说中国的新兴木刻版画,就是一方面向西方的现代版画学习,另一方面又向中国的传统石碑学习。中国油画也是一样。油画来自西方,但我们要在油画中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体现中国人骨子里的诗性和浪漫。这就需要我们持续推进“第二个结合”,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调动中国的文化心灵来进行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
我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如何真正找到自己的特点,并让特点达到一个高度,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赵无极的绘画能在西方得到那么高的肯定,就是因为他一方面吸收了西方油画的技巧,另一方面把中国的山水精神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实现了新突破。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中国文化研究好,实现创造性转换和输出,让西方意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进而尊重中国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
中国艺术需要这样的系统梳理
我经常说,研究建筑,中国是全世界最好的一个地方。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还能看到2000多年前的遗迹,这些连续的历史遗迹,就像一部活的建筑史。
中国绘画同样源远流长,但很多中国绘画精品散布在世界各大博物馆。我去国外旅行,一项重要行程就是到各大博物馆看画。运气好的时候作为专家申请,当地博物馆会允许我到库里观画,可以近距离仔细欣赏,隔着玻璃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为中国绘画整理做了特别好的工作,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它跟世界各大博物馆建立起了联系,让海外的中国绘画精品,通过数字化方式回归,与国内藏品一起,共同构成了从先秦开始一直到唐宋元明清的中国古代绘画史恢宏图景。中国艺术正需要这样的系统梳理。
原先,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相对滞后,甚至比不上一些国外大学。比如,美国大学对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绘画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研究系统,拥有一批顶级的专家,会用学术的方式、更大的视野去研究和分析。
很多人都说,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艺术,实际上远没有那么简单。中国艺术在西方要扩大影响力,需要通过各种渠道,通过学术的渠道,通过再创造的渠道。
其实,杭州国家版本馆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转化创新的典型。杭州国家版本馆里收藏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而它的创意设计也借鉴了多幅宋画。这20年,我一直在尝试通过建筑的方式讨论中国绘画,对中国画的推广也起到了一定效果。
我认为,我们当然应该文化自信,并且要用现代化的转化和创新,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用更开阔更创新的方式重新演绎中国传统,跟世界对话。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罗卫东:
重大文化工程的成功,归功伟大时代
对于《宝藏》,我有着特别的感受。因为我曾经也是其中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我认为,文化工程最重要的贡献是通过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和传承,建立华夏儿女的文化自信。应该说,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文物局合作启动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就是很好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介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和文明的成果,这对于打破我国长期封闭,更好地认识世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是有意义的。但是,今天看来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向,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文化的认知有一定弱化。
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文物局合作发起了《宋画全集》整理出版项目,后来又扩展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大型出版项目,并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化研究工程。
这个项目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让中国人民见识中国绘画艺术的伟大与辉煌,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国审美艺术文化乃至整个文明的发达和辉煌,让中国艺术史研究重点从西方回归到中国。《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全部工程,从一开始就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国际传播。这套书的所有图录都是中英双语标注的,以方便国际传播。第一批成果出来以后,我们就向一些国家的国家级图书馆捐赠,获得了高度的赞誉。我受学校委派参与这些活动,感慨万千,深感璀璨的华夏文明给子孙后代带来的历史自信心和文化底气,更加感到国际传播的意义之重大。
盛世修典,“大系”重大文化工程的成功,归功于伟大的时代,依托于国家经济社会繁荣。它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体现。我觉得,接下来,国际传播中值得做的工作,要把宋画的衍生产品做好,让中国古代辉煌的绘画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
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鲜活例子
前几天,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英文纪录片《宝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纪录频道播出,让我想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这个纪录片就是鲜活的例子,我很受感动,也很有启发。
一方面,是精神的相通,浙商,历来以“四千精神”走遍天下,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是勇往直前、勇立潮头,这种精神和“大系”团队是相通的;另一方面,是文明的相通,我们和“大系”也有些渊源,“大系”装帧封面由丝绸制成,工艺来自万事利集团。
丝绸和绘画一样,都是中国古老传统的艺术,是中华灿烂文明的一部分。
我一直思考和努力的,就是如何以丝绸为国际语言,提高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水平。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去年的杭州亚运会上,万事利是亚运会的官方供应商、特许生产商、特许零售商,从亚运奖牌真丝绶带,到AI定制丝巾,再到国礼丝巾化,万事利在亚运会上有超过2万件产品亮相。
世界级盛会,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这些年来,万事利丝绸成功服务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冬奥会等一系列重量级的主场外交活动,让丝绸成为中国对外传播交流的重要载体。丝绸是历史经典产业,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就要坚持守正创新。万事利打造了业内首个AIGC实验室,可以为全球80亿人每人设计10万条丝巾不重样。这次全国两会上,我也提了建议,支持丝绸纺织行业建设国家级AIGC创新平台,赋能行业在垂直细分领域模型建设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高效开发与快速落地,为丝绸产业开拓全新发展空间的同时,让中国丝绸文化以全新的姿态传播世界、影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