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商场出售的塑料杯、塑料制品,有很多是伪降解塑料。”浙江省人大代表、科元控股集团董事长陶春风接受潮新闻采访时透露。今年省两会,他一共提了五个建议,其中一个便是“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加快可降解塑料的替代”。
浙江省人大代表、科元控股集团董事长陶春风 受访者供图
对这一议题的聚焦,与陶春风所处行业的领导地位分不开。据悉,陶春风执掌的科元控股是国内从事精细化工、热塑性弹性体、可降解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大型集团公司,拥有深厚的生产技术底蕴和扎实的研发能力。
塑料制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多项限塑措施,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 2025年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递塑料包装等产品使用。
2021年1月1日,史上最严“限塑令”正式在全国生效。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超市、商场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限塑政策进入执行落实阶段。“限塑令”持续升级,给可降解塑料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众多行业也在纷纷跟进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与此同时,浙江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关于开展2022年全省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评价的通知》等通知办法。陶春风表示,塑料污染治理进入关键期,但他在调研中发现,相关政策在推动过程中仍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强制性法律法规少,行业内缺乏统一标准。”陶春风告诉记者,尽管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包括浙江省均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是缺乏配套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和处罚措施,以及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政策落实效果不明显。
同时,新老标准各自林立,没有进一步统一和更新,市场和消费者使用标准方面仍处于空白状态。不仅如此,多数现行标准仅为推荐性而非强制性,标准的刚性度不够。
因此,陶春风建议,加快立法工作,促进相关政策落地;建立健全行业标准,打击伪劣降解制品。
“比如由政府监管部门牵头行业协会,组织科研机构、行业内龙头企业等依托现有基础,共同修订更加全面的可降解塑料的强制性标准,并设立新老标准的过渡期限。”陶春风表示,同时持续完善统一标识和检测要求相关内容,搭建可降解塑料溯源平台,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对可降解塑料全生命周期的追溯,打击伪、劣降解产品,防止其对环境带来的二次伤害。
陶春风还建议,加强政企联动,加快农村可降解地膜市场更替,“鼓励各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政企联动,实现企业让利、政府补贴、老百姓得实惠的模式,共同加强可降解地膜的推广。”
陶春风以科元控股集团为例,作为浙江省可降解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单位,集团发起了“春林计划”,将在浙江金华市、浙江嵊州市、宁波镇海区、天津武清区、黑龙江肇州县等地陆续开展合作,实施千亩可降解塑料地膜推广示范应用项目,培养农村可降解地膜的使用习惯,进而增强百姓认知,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陶春风说,浙江省委省政府可以统筹协调,加强督促落实,比如由省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厅、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成立“可降解推广办公室”,打通部门壁垒,形成合力。
同时,将治塑目标达成情况列入省级环保督察重点检查项,设立红黑榜,对于有落实、有成效的地方政府进行专项表彰、奖励,对流于形式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陶春风最后的一条建议是“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征收消费税”。同时,加强宣传普及力度,在消费端进行引导,提倡绿色购物,促使消费者形成环保的购物习惯,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减少不可降解制品的使用,降低不可降解制品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