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义乌市区30多公里外的城西街道分水塘村是一个静谧的小山村,这里孕育了一个直接影响中国命运的人物。他,就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先生。陈望道(1891—1977),原名参一,又名融,字任重,笔名佛突、雪帆、张华、晓风等,为现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学家。他6岁入私塾,先后就读于义乌绣湖书院、省立金华府中学堂、浙江之江大学。1915年初,24岁的陈望道东渡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学习,并获中央大学法学学士学位。陈望道十分喜爱阅读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等人翻译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文章,其中就包括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并从中接受了新的思潮。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启程回国,应聘任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国文教员。在因从事语文课程改革而引发的震惊全国的“一师风潮”中,陈望道被称为“四大金刚”(陈望道、夏丏尊、刘大白、李次九)之首,“一师风潮”让陈望道得到了锻炼和教育。
1920年春,29岁的陈望道回到家乡分水塘村,在年久失修的柴屋里,用两条长凳支起一块旧门板,既当床铺,又做书桌,凭借一盏油灯,日以继夜,伏案译书,就连一日三餐和茶水也常常是由老母亲给他送去。有一次,母亲端了粽子放到他的书桌,还在粽子边放了一碟红糖,催促他趁热吃。过了一会,母亲在屋外问儿子还要不要再加点红糖,陈望道连声答话:“够甜,够甜了。”然而,当母亲进屋收拾碗碟时,却发现儿子满嘴都是墨汁,而红糖一点没少。原来陈望道全神贯注于译书,竟把砚台里的墨汁当作红糖蘸着粽子吃了!这个蘸墨汁吃粽子的故事,一直在陈望道的家乡流传着,父老乡亲也以家乡能成为点燃革命圣火之地而感到自豪。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顽强的意志,陈望道完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此译本对于正在建党过程中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意义非常重大。译稿经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于1920年8月在上海印刷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开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全文。全译本首印1000册,很快奉送完毕。因为8月版《共产党宣言》的书名错印成《共党产宣言》,所以1920年9月又再版重印1000册,同时把书名更正过来。后来上海书店、平民书社、新文化书社、国光书店等相继出版,到1926年5月已刊印17版。《共产党宣言》的刊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建设,对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
陈望道不仅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者,而且参与了党的创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是党的上海地方委员会的第一任书记。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并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5个年头,是这一世界名校任期最长的校长。任职期间,他倡导科研和新学风,主持修订《辞海》,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一直放射着真理的光芒,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战士,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共产党宣言》影响了几代人,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历程。毛泽东一生都在不断地阅读《共产党宣言》。他曾对外国记者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第一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周恩来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读到《共产党宣言》的,他在1949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当着代表们的面对陈望道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您教育出来的。”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总结其一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时也提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在《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前即兴讲起了陈望道的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向全体党员干部推荐《信仰的味道》,讲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讲信仰的味道、信仰的感召和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