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派谭启龙到浙东开展敌后抗日斗争,组建了抗日武装浙东游击纵队。1943年12月21日,浙东纵队把金萧地区的几个小块根据地的主要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抗日自卫队,简称金萧支队。
金萧支队成立后,在金萧铁路沿线西侧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活动区域包括诸暨、萧山、富阳、桐庐等15个县。1945年春,新四军苏浙军区为打通同浙东的联系,在金萧支队接应下,两渡富春江。抗日战争胜利后,金萧支队奉命北撤,仅留下少数人员坚持原地斗争。
解放战争期间,金萧地区的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国统区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领导革命武装力量开展反对国民党当局的疯狂“清剿”。1947年7月,路西地区(指富春江南岸、浙赣铁路金萧段西侧)的革命武装统编为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1948年9月15日,成立了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游击支队。新的金萧支队以抗暴游击司令部等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以诸暨、浦江、富阳、桐庐毗邻地区为中心,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至1949年3月,金萧根据地已建立路西、江东、路北、江南、江西5个县政府和江北、严衢、天目3个办事处,其中江南县和江北办事处分别对应富阳县和新登县。
富春江以南的富阳窈口(今常绿、湖源一带)、场源地区(今上官、常安、场口、龙门、大源一带)是联络党领导的浙东、浙西两大根据地的桥梁与纽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富阳成为金萧支队的重要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横渡长江后,金萧支队密切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杭州、金华地区的部分县城,为解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