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二十日,承召集下沿公社杨付书记、分水塘大队队长会谈,商定将我的房屋六间送给公家,作为党、团或文教之用。”“将自愿承担的修理费肆百元寄给二位,请转交张大队长,依照商定的方案办理,费神至感。”这些话摘自义乌市档案馆珍藏的1964年4月29日陈望道先生写给时任义乌县委统战部部长李文钊的一封回信。
1964年4月,望道先生回到故乡义乌,为家乡的学子作了专题讲学。27日,分水塘大队管委会给时任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先生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这次面谈关于房屋问题,感谢你的共产主义风格赠送公用,对我们工作上起了很大的协助。”“遵照党的政策,按六十条办事,你若开始修理本大队民工支援一下是可以的,希你今后对我们工作上多多指教。”仅仅两天后,陈望道先生就写了回信,不仅强调将六间房屋全部捐赠,还承担了修理费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国家,对家乡关切之情。
近日,省委组织部“之江先锋”公开首播望老57年前的亲笔信,讲述这份红色旧物的党史故事。
历史选择了陈望道,时光伫足在分水塘。如今的分水塘村,仍然流传着陈望道译书时聚精会神以至于误把墨汁当成红糖来蘸了吃粽子的故事。乡亲口中简单朴实的语言,勾连起了陈望道与这个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的绵绵情分。
1964年4月27日,分水塘大队管委会给时任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先生写的信
1964年4月29日陈望道先生写给时任义乌县委统战部部长李文钊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