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震废墟中走出来的中国女子坐式排球队队员唐雪梅:

“感谢体育,感谢排球”

2023-10-28 07:0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何冬健 应陶

  杭州亚残运会坐式排球赛场,唐雪梅正在发球。 临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浙江在线10月28日讯(记者 何冬健 应陶) 1.75米的高挑大个,充满力量,这是记者见到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坐式排球运动员唐雪梅(肢残)时的第一印象。

  27日,杭州亚残运会坐式排球决赛,中国女子坐式排球队以3∶0战胜蒙古队。看到队友连连进攻得分,坐在一旁观赛的候补队员唐雪梅兴奋不已,不时与身边队友做出胜利欢呼的动作。作为队里的主攻手,唐雪梅没在决赛中上场,她笑着说:“把机会留给更需要大赛经验的年轻队员。”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在球场上“辗转腾挪”、身着1号球衣的主攻手,曾在汶川大地震中与死神擦肩而过,被瓦砾掩埋28小时后才被救出。

  在混采区,和记者聊起与坐式排球结缘的场景,唐雪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梦开始的地方。

  2009年夏天,唐雪梅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上海参加活动。她高个头,长手臂,年纪虽小,骨子里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时任中国女子坐式排球队副领队的张超群马上邀请她参加训练。

  唐雪梅说,看到排球还可以这样玩,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项运动。她心里的火苗第一次被坐式排球点燃,很快就入选国家队,从此与排球结缘。

  和常规排球相比,坐式排球的比赛节奏和技术大为不同。同样是接发、垫球、扣球,这些基本的排球动作,对于坐式排球队员来说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因为全部动作只能坐在地面上完成,唐雪梅要以手代脚,学会在地板上快速移动;每天近千次的垫球、传球、拦网,数百次用手臂移动身躯,手上、臀部磨得到处都是水泡;裤子经常不到一个星期就会磨破,缝缝补补也赶不上磨损的速度,她干脆就把磨破的裤子反过来穿……

  长期在外训练和比赛,一年仅能回几次家,“陪伴”成了唐雪梅心中的牵挂,她与父母都有深深的思念。

  苦心人,天不负。通过多年的刻苦训练,唐雪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她和队友一起勇夺冠军,又在2021年举行的东京残奥会上斩获银牌。

  你觉得排球给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记者好奇地提问。

  “是自信。”她回答得毫不犹豫,“打球能让我在场上释放自我,把我变成一个非常自信的女孩子。赛场上对我的肯定,也让我在生活中不怕任何困难,不屈不挠。”

  从地震废墟中的坚强小孩,到挥洒汗水的女排姑娘,一路走来,她总能遇上不少真心相助的好心人,“感谢体育,也很感谢排球。”

  唐雪梅说,自己是个山里孩子,从未想过排球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改变,也从未想过打球打得好,能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升起。当她踩过荆棘、越过山涧,一步一步走在人生之路时,梦想就这样实现了。

编辑:吴珂珺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