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我最先记住的中国名字” 印度射击运动员与两位“小青荷”结下友谊

2023-10-29 09:29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李睿 刘俏言 共享联盟·富阳 高洁

  悉达多·巴布依依不舍地与王炜和项忆瑾拥抱道别。记者 李睿 摄

  天色将晚,拿下(R6)SH1级混合组50米步枪卧射金牌4小时后,杭州亚残运会印度代表团射击运动员悉达多·巴布(肢残)这才准备从富阳银湖体育中心离开。临走前,他依依不舍地与“小青荷”王炜和项忆瑾拥抱道别,“欢迎你们下次到印度玩,住我家!”挥手分别,悉达多·巴布坐着轮椅离开,项忆瑾流泪了。

  从10月20日开始,或是训练,或是比赛,王炜和项忆瑾一直在陪伴悉达多·巴布。“他来场馆的第一天,我们就注意到这位独自参赛的运动员。”王炜是银湖体育中心射击运动队志愿者,他告诉记者,和其他残疾运动员不同,悉达多·巴布身兼教练员与运动员,同时他的队友和助理也因为工作等原因难以前来帮助。

  王炜(左)和悉达多·巴布(右)

  “他有两把射击枪,一箱枪弹,还有一个行李箱。”王炜说,由于随身行李多,即便轮椅车上有储物空间,悉达多·巴布独自一人也很难完成所有比赛准备工作。和王炜一样留意着悉达多·巴布的,还有同样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项忆瑾,她在射击比赛FOP区(竞赛场地内)服务。两位“小青荷”里应外合,交替接力,尽可能在悉达多·巴布有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

  王炜细心。赛前的装备检查中,不愿让别人碰枪的悉达多·巴布,第一次将枪交到了王炜的手中。“他教我拿起时托着枪托,不能碰到瞄准镜,放下时也先放枪托……”王炜仍然清晰地记着每一步。

  女孩项忆瑾则更暖心。在(R3)SH1级混合组10米气步枪卧射资格赛中,悉达多·巴布发挥不佳,未进决赛,心情低落。次日一早,项忆瑾给他发去了一封邮件。“想安慰安慰他,新的一天新的开始。”项忆瑾知道,悉达多·巴布的强项是50米步枪卧射项目,“希望他的心情不要受影响。”

  每日比赛结束,两人就陪着他将枪支归还到枪弹库;轮椅电池坏了,他们就“跑腿”送到轮椅维修站,修好、充满电再取回给他。比赛之余,他们常常闲聊,让独自参赛的悉达多·巴布不会感到孤单。

  让王炜和项忆瑾开心的是,10月26日,悉达多·巴布在最后一项比赛中拿到金牌。赛后,悉达多·巴布迟迟不愿离开,拉着两人合影留念。“王炜、项忆瑾,你们是我最先记住的中国名字。”

  悉达多·巴布(左)和王炜(中)、项忆瑾(右)

  在杭州亚残运会的赛场上,这样暖心的故事常常发生。“我们会细致观察每位运动员的需求,在征得对方的同意后,再提供帮助。”富阳银湖体育中心竞赛领域射击运动队服务主管赵铭告诉记者。

  他的脖子上,挂着泰国运动员送他的小蚂蚁挂件;办公桌的抽屉里,还躺着前几天结束比赛离开的中国香港运动员送他的整套中国香港代表团徽章。“能被他们记住,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赵铭说。

编辑:杨博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